为什么说南京风水不好(南京风水好还是北京风水好)

星座解梦2024-06-08 12:02:29网络

为什么说南京风水不好(南京风水好还是北京风水好)

南京于中国四大古都中位列第三其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无需赘目前南京有了许多城市文化名片如佛教之都然纵观历史南京乃是当之无愧的风水之都

2003年韩国以政府行为启动了整体风水地理项目并将其列为韩国国家遗产名录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该项目已于2008年之前完成风水申遗的收集整理等准备工作

然而中国才是风水真正的起源地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地位而南京在风水发展的历史上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南京作为风水之都当之无愧

风水一词始自东晋郭璞葬书中的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故后世称郭璞为风水鼻祖

东晋定都于南京是郭璞的主要生活地之一南京玄武湖中至今仍有郭璞的衣冠冢世称郭璞墩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到清朝中叶南京的甘熙作为御用风水师为道光皇帝和睿皇后勘定陵寝甘熙故居至今仍保存于南京城内该处院落坐南朝北的格局每每成为街谈巷议是研究风水的珍贵的实物资料

且南京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俱全龙蟠里虎踞关朱雀桥玄武湖等地名至今犹在这一地理及地名特点放眼全国无出其右

由以上可知风水的发端发展流传均与南京不无关系南京作为风水之都当之无愧

南京众多遗迹遗址是研究风水的活化石

世传的葬书旧本题晋郭璞撰其内容错杂文字凌乱面目全非其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组成郭璞引用的历史文献郭璞葬书的原文后人对葬书的注解

理清楚葬书的内容可以更好地采用二重证据法将历史文献的内容和考古发现的墓葬城址等相印证还原南京风水的历史真相

1墓葬

六朝时期的墓葬仅从的封土位置而言在中国墓葬史的发展中的确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先秦两汉时期而言一般都是与广袤平原之上堆起硕大的封土形成独立的坟丘比如秦始皇陵西汉诸帝陵等直至东汉晚期乃至三国时期如亳州的曹腾墓南京的孙权墓江宁上坊的孙吴墓等都是独立坟丘即便封土后有靠山也不是依附于靠山而是保持一定距离

曹腾墓封土

然而大约从东晋时期开始衣冠南渡的北方贵族受限于南京的山川地理格局没有广袤的平原到处都是连绵的山脉纵横的水网于是乎风水中重要的一条来龙去脉就此产生了而郭璞又恰恰是这个时代风水方面最深具影响力的人物

如果说东晋以前属于简单的后有靠前有照自此始四灵环护的格局已经成了风水的主流之后不断向山体靠近乃至形成融入山体的坟丘外貌

邓愈墓神道石刻

至明代始朱元璋的明孝陵及其功臣陪葬墓以及明清诸帝陵皆属此类讲究龙砂水穴必备

2城市轴线

从城市的建筑格局角度而言南京的考古成果为我们复原六朝都城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简单的说六朝南京的中轴线为从朱雀门今中华门附近沿中华路至内桥而后一直向北至进香河路以鸡笼山为靠山富贵山鼓楼岗为东西陵这条路五代时依然是南京的主线至今仍依稀可见

南京的这条城市中轴线最早见于东吴太初宫从朱雀门到玄武门的这条大街成为了城市轴线东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皆沿用这种城市布局隋虽灭陈之政权这种城市轴线的布局方式又运用到隋大兴城唐长安城甚至被移植到了东瀛

3地上建筑

明初的南京重建城墙衔山抱水以龙膊子至鼓楼岗再至清凉山为城市的南北分水岭同时改御道街为宫城轴线诸遗迹至今犹存南京城随即变成了不规则形状这种看似不规则实则饱含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古代中国城市格局全国范围内也屈指可数

清代甘熙故居采用了三合倒座的格局而明清官式古建筑群落的朝天宫恰处于省干尽结余气之所在的冶山凡此种种放眼南京不胜枚举

雪后的甘熙故居

朝天宫

历代对南京城的改造过程无不基于对南京城市山水格局的认知和利用同时也处处包含了对秦淮河的改造和利用以水为脉以淮为经沿淮据守夹淮立城

外秦淮河石头城段

可以说南京至今保留的古代墓葬和古代城市建筑遗迹简直就是一部研究风水的活化石无一不是风水之都的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流变风水传到后世越发走样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文化自古及今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历史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移而不断变化而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必然随之变化的也就是所谓风水的流变即风水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走样

风水本为古人孝道的延伸清梅曾亮为白下锁言甘熙著题诗云非为利达谋非为子孙厚殁者得所安生者庶无负不然弃尸同砂飞而水走这种对埋藏地点的选址讲究至少在吕氏春秋中就已经非常系统

而风水因为这本学科本身的专业性太强勾牵人的好奇心又极重道听途说等演绎的成分会使得风水的真面目到后世越发走样最典型的比如成书于明代的了凡四训虽旨在论述善有善报可世人多读成了风水

南京的短命王朝论和风水不好皆是悖论

风水的流变导致风水的研究在传承过程中逐渐走样致使南京甚至被扣上了风水不好的帽子而事实正是相反南京当之无愧的风水之都众多遗迹遗址更是研究风水的活化石

南京风水不好的言论主要是说秦淮河导泄金陵王气关于这一说法遍观史书早期的历史文献并未有此说反倒是后期的文献如宋代的景定建康志明朝的金陵古今图考民国的洪武京城图记等越传越多而对于历代南京人民对秦淮河以水为脉以淮为经沿淮据守夹淮立城的改造和利用越来越少提及

南京风水不好并不属实那因风水不好而导致王朝短命的论断更加纯属无稽之谈

纵观历史在南京定都的朝代如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南宋初明初等皆不如周汉唐等国祚长久然而若以横向比较放在同一历史环境下如南北朝时期中原扰嚷北方先后有16个国家而南方从东晋到陈只有5个朝代换言之南方朝廷的国祚是北方的3倍还多根本就不短命

长久以来世俗对南京的风水不好短命王朝的看法都有所误解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南京在中国历史上每到战乱频仍的困难时期便成为民族文脉传承之地不二之选并且为保存传统文化作出巨大贡献乃至牺牲的历史地位坚持以正确理性的态度来认识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才对得起这座历史古城在经历多次风雨飘摇后至今的坚守

作者考古小涛

本文标签: 南京  风水  东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