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厦门南音 厦门南音乐团南音

星座解梦2023-07-17 06:00:37佚名

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厦门南音 厦门南音乐团南音

文章目录:

1、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厦门南音

2、古代音乐“活化石”智化寺京音乐文化

3、蒙古音乐文化的“活化石”-蒙古四胡

4、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西安鼓乐”

5、汉族传统音乐“活化石”:泉州南音

6、猜你喜欢:

1、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厦门南音

众所周知,南音不仅在闽南地区流传甚广,甚至还传播到华侨众多的东南亚地区,甚至有外国专家学者称之为“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那么,你想知道南音的起源吗?想知道它是如何传承的吗?那就跟小编一起看看厦门文化吧!

一、起源

福建南音是曲艺的一种,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福建南音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福建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南曲在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清代以来在泉州、厦门和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团成立,并有专业的教师传艺。建国以来,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会。还建立了专业的南曲音乐团。

植根于闽南大地的南音,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典雅优美、情韵深沉,千百来广泛流传于闽南语系地区,并远播港澳台和东亚采一带。研究南音音乐,不仅可以充实中国民族音乐的研究,而且对于促进海峡两岸及福建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

都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认为若能借鉴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美学等多学科的方法,相信对福建南音本世纪的发展及其所体现的美学思想进行综合探讨能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

可能你也喜欢:

永春纸织画的溯源及文化

昆明曲剧:云南人民的“花灯”

福建的文化遗产,你知道多少?

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

2、古代音乐“活化石”智化寺京音乐文化

古老的智化寺京音乐在我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它融合了中国古老的宫廷音乐、宗教音乐以及民间因为为一体。那么,大家对于北京的智化寺京音乐文化了解有多少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北京智化寺始建于明代正统九年(1444),初为明英宗时期司礼太监王振“舍宅为寺”所建的寺院,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化寺京音乐至今已传承五百六十多年,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智化寺京音乐由公元1444年传袭至今已有二十八代传人。智化寺京音乐的训练历代都十分严格,在招收、训练门徒上,只收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入寺后必须经过七年严格的音乐训练,外寺僧徒,必须在训练完成后,经智化寺承认,以能够与智化寺僧徒合奏的方为达到演奏标准,演奏中对演奏技巧有严格的规定,对乐曲不得随意增删变动,因而,智化寺京音乐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忠实地保存了中国古老音乐文化的风貌。

智化寺京音乐包括诵经、管乐、法器三个部分,以突出管乐演奏为主要特点。演奏的乐曲分单曲、套曲。单曲即单独演奏的曲牌;套曲即为若干曲牌的联缀演奏。套曲分中堂曲和料峭两种,中堂曲用砖寺内白天的佛事活动,料峭于夜间放焰口时演奏。

智化寺京音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音乐风格庄重、古朴、典雅,曲体结构庞大、规范,演奏技法丰富,曲目蕴藏巨大。它在传承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不随意增删变易,注重保护继承。智化寺京音乐忠实地保存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风貌,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变迁提供了典型的生动实例。

从现有资料看,大部分学者认为京音乐与唐宋古乐有关。它在曲目、乐器、宫调、演奏方法等许多方面保存了宋、明旧制。传统曲目有《喜秋风》、《拿天鹅》、《清江引》、《梅花引》、《小华严》、《醉翁子》等。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多位着名音乐家对智化寺京音乐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智化寺京音乐从20世纪80年代起即得到政府、音乐界人士和佛教界人士的发掘抢救,但至今仍有不少问题难以解决。智化寺26代老艺僧大都过世,目前健在的本兴、福广又都年事已高,27代传人在技术上亟待提高。当前社会的巨大变化使智化寺京音乐的发展举步维艰。

近几年来,一些音乐界的有心人,尤其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国乐系师生们,做了不少的努力,并且直接参加工作,大家都觉得如果再不及时抢救,就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有很多年纪大的和尚,都已经去世,没有去世的老和尚也多身体不佳,至放中年的和尚已经还俗而又失散了,在这种情况之下,眼看智化寺的音乐就要成为绝音。因此他们成立了智化寺音乐专门小组,并住进寺里,虚心向老和尚学习,他们知道所负的责任重大,所以非常认真的整理乐谱,一字一句的学习吹奏,也想尽办法把还俗的和尚找回来,一点一滴,在千辛万苦之下,延续了智化寺音乐的传承。

3、蒙古音乐文化的“活化石”-蒙古四胡

在蒙古族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郭尔罗斯,四胡就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民族乐器。我们经常听到二胡,可是我们很多人都比较少见到四胡。在旧社会,四胡其实就是民间艺人用来倾诉牧民苦难生活的手段。那么,大家对于四胡了解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蒙古四胡的起源

在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乐器中除了马头琴,流传最广的就是蒙古四胡了。然而,随着乌力格尔(蒙四胡古族说书)等民族艺术的传承出现问题,为其伴奏的蒙古四胡也发出了“颤音”。据有人考证,四胡从蒙古汗国建立起就广泛演奏于宫廷、祭祀和军乐中,从元代开始流行于民间。四胡的琴筒木制,蒙以蟒皮,琴杆用乌木或红木制成,张四条弦,竹弓,马尾分成两股,分别夹在一二弦和三四弦间。四胡的演奏方法和二胡大致相同,但在为蒙古族说唱艺术伴奏时,就有很大不同:有时用左手中指或无名指从弦下以指甲顶弦来代替按弦,有时还从弦下弹弦,并用弓杆敲击琴筒,增强节奏,渲染气氛,有极其鲜明的民族特点。

新中国建立以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日益繁荣,四胡艺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和提高。

蒙古四胡的乐器演奏

蒙古族四胡演奏的指法也非常独特,它不像二胡和其它弦乐器那样用指尖按弦,而是用手指的第二关节奏出滑音、打音、弹拨音、泛音等,因此音色更为优美、醇厚、悠扬,更具有草原风格。它最适合为蒙古族民间艺人说唱“好来宝”和蒙古琴书(乌力格尔)伴奏。牧人们劳动之余,聚集在蒙古包里,艺人拉起四胡,以说唱的形式娓娓讲述起历史上英雄史诗和一些动人的故事,那粗犷、宽厚而深沉的琴声,伴以弓杆击打琴筒的节拍声,和艺人的说唱相得益彰,令人着迷。

由于低音四胡音调低沉、舒缓,演奏起来往往使人有黯然之感,它不太适合合奏及为歌手唱歌伴奏,因而大大影响它的表现力。解放后,蒙古族专业人员和民间艺人根据时代的要求,在弘扬四胡这一古老民族器乐艺术的同时也致力于四胡的改革,将琴筒缩小,琴杆缩短,琴弓加长,创制出高音四胡。改良后的高音四胡,音色高亢、激越、干脆、亮丽,使四胡的表现力和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和丰富。它既可以独奏,为歌手伴奏,也可以用于乐队合奏,还可以和三弦等乐器重奏。古老的四胡焕发了青春,赶上了时代的节奏和旋律,成为祖国民族器乐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四胡文化积淀丰厚,表现力丰富,技艺自成一体,旋律悠扬、古朴,是从事半农半牧生产方式的蒙古族人民杰出的音乐创造,在蒙古族历史学、民族文化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四胡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您可能也喜欢:

源远流长的彝族少女“成人礼”

用喉咙唱歌的蒙古族艺术:呼麦

异彩纷呈的彝族姑娘特色礼服

彝族音乐文化的代表-彝族民歌

4、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也被我们称为“长安古乐”、“西安月古”等等,是千百年来流行西安以及周边地区的汉族民间大型鼓乐。其实,人们对于西安的了解或许都是在电视剧当中,但是大家对于西安的鼓乐有多少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看看吧!

西安鼓乐的历史溯源

西安鼓乐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于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追溯其历史渊源,从结构、乐谱、曲名、使用乐器等方面分析,与唐代燕乐中的大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资料的分析考察,西安鼓乐有可能源于唐,起于宋而兴于元、明,盛于清,经过几千年的实践与发展,特别是明、清以来戏曲音乐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型民族古典音乐形式。长安鼓乐至今保存着最传统的鼓乐演奏形式、结构、乐器、曲牌及谱式。

西安鼓乐的艺术特色

一、西安鼓乐是以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的一种大型乐种,内容丰富、乐队庞大、曲目众多、结构复杂,是中国古代音乐乃至世界民间音乐发展史中的奇迹。长安鼓乐分僧、道、俗三个流派,各派有着不同的风格。

二、西安鼓乐各流派乐社保留下来的曲目与曲牌上千首,是一笔非常宝贵而丰富的遗产。其中大型套曲的体裁类别有《套词》、《北词》、《南词》、《外南词》、《外分词》、《京套》、《大乐》、《花鼓段》、《别子》、《服子》、《打扎子》等,约有四百余套。

三、西安鼓乐的调式为七声音阶,他所用的调依据五度相生律而得,常用的四调称之为:六调、尺调、上调、五调。主奏乐器笛子常用的有宫调笛、平调笛、梅管调笛三种。

四、西安鼓乐的乐谱,据五十年代所知,就有七十多本,其中署明抄写年份的,有十六本,除何家营一本署作“唐开元五年六月十五日立”待考外,其余各本中抄写年代最早的是西仑乐社保存的《鼓段、赚、小曲本具全》,注有“大清康熙二十八年(1659年)六月吉日置”。

西安鼓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遗存,它特有的复杂曲体和丰富的特性乐汇、旋法及乐器配置形式成为破解中国古代音乐艺术谜团的珍贵佐证;它大量的传谱曲目丰富了中华音乐文化宝库,将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以及陕西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987年6月,陕西省西安鼓乐演出团进京,参加了第五届华夏之声音乐会并为“亚洲传统音乐讨论会”演出。这次演出得到了国内外音乐家的高度评价,誉称西安鼓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您可能也喜欢:

台湾土生土长的剧中“歌仔戏”

中国传统雕刻技艺:福建惠安石雕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之福建土楼

中国国粹之北京京剧文化

5、汉族传统音乐“活化石”:泉州南音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汉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南曲在汉族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泉州文化吧。

在福建泉州一带,有一种使用四件传统丝竹乐器和一些小打击乐器演奏的古老音乐,这种乐器简陋古朴,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当她们奏起“谱”(器乐曲)和唱起“曲”来,那古远优雅的旋律,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歌声,无不扣人心弦,令人久久难以忘怀。而歌唱者严守以泉腔闽南语(或称泉州方言)“照古音”咬字吐音做韵的歌声,外地听众如果不看幻灯字幕往往很费解。但这恰恰是消失了1000多年的中原古乐与久远的“河洛语”相融合的遗存,过去被称为“泉州弦管”,今称“泉州南音”。

当年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赵沨先生于1985年在泉州组织成立“中国南音学会”时,郑重地宣称泉州南音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上海音乐学院叶栋先生,生前参照泉州南音琵琶定弦法破译了“敦煌古谱”,可见两者之间有相通之处。“敦煌古谱”只有25首,可惜又被劫去法国,难得一见,而南音“虚谱无词”的器乐曲谱就有12大套,有谱有词的“指套”有36套至48套,散曲多达2000首左右。音调分四个“管门”,108个“滚门”,又保存了唐燕乐〔双调〕〔越调〕、[背双〕的调名和唐教坊的〔拂(谐音作舞)霓裳〕、[杜韦娘〕、〔玉树后庭花〕等等曲名。是一个积淀大量古代音乐信息的宝库。

公元3至6世纪,“泉州南音”随佛教传入中土,其演唱形式是,左边分别为吹尺八(今称洞箫)和拉二弦者(宋以前称奚琴),右边分别为横抱曲项四弦琵琶和三弦者;唱者居中执拍板而歌。这种演唱形式,与汉“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极为相近。而其主要乐器,无不是汉唐的传承,可以与《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刊载的古乐器互为印证。

泉州美称“温陵”,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从晋代“衣冠南渡”和唐宋的三次大移民,以及先后入闽的大量官兵,有一部分就居留在泉州。而宋室南迁,赵匡胤嫡系皇族“南外宗正司”在泉州一住就是147年,人口发展至3000多人。中原来的人群自然把中原音乐带来,把他们的家乡话“河洛语”也带来泉州,而且反客为主成为泉州的主流语言,一直保存至今。来自中原的音乐用“河洛语”演唱,就是“泉州弦管”或称“泉州南音”,而南音又从戏曲中吸取优美的唱段作为它的散曲与套曲。曲与戏的互相依存、互为滋养,便形成了一个兴旺发达的戏曲家族,成为闽南人在漫长农耕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约有5000万讲闽南语的南音文化圈。成为维系海内外闽南人乡音乡情的精神纽带。

6、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