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基诺族春节习俗 基诺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星座解梦2023-06-18 08:09:59佚名

你所不知的基诺族春节习俗 基诺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文章目录:

1、你所不知的基诺族春节习俗

2、你所不知的宁德春节习俗

3、基诺族禁忌与忌讳

4、你所不知的深圳的春节习俗

5、基诺族春节习俗,你知多少?

6、猜你喜欢:

1、你所不知的基诺族春节习俗

基诺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民族乡,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无文字,过去多靠刻竹木记事。基诺族文化流传至今,基诺族的春节习俗还不为人知。下面,小编将给大家逐一介绍。

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过年或祭祀时,家家都要宰杀畜禽置酒备肉,以传统的剽牛活动最为隆重。届时由几个小伙子持刀先砍牛脚,而后割下牛臀部一块肉祭祀,余下的牛肉大家分食,与此同时还要用牛瘦肉、皮、血、苦胆、蒜、辣子、酸笋、槟榔、绿叶、酒做一种名为“克勒刹”的凉菜,与3只鸟和飞鼠干巴等组成礼物,送给邻近村寨的寨王家,并顺颂赞美之词。剽牛后各家的家长都要到长老(家族长)家祭祖过年,长老要设宴款待,按规定入席。

祭祀活动还有烧地祭、尝新节和吃谷魂,每次祭祀一般都要杀猪、宰狗。狩猎祭要按猎获物的大小、凶猛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祭视的规模也根据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所有猎物必须在祭祀后才能食用。

过年是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但没有统一的日期,各村寨在一月份择日过节。节日前,家家户户都要酿酒、杀猪宰牛,准备丰盛的食品,并邀请附近村寨的亲戚朋友前来欢度新年。

年节期间,男子身穿镶边无领对襟订、棉布褂和白、蓝色裤子;妇女穿绣花无领对襟小褂和镶红边黑色的前开合短裙或长裙,挽发髻盘于头顶,戴白厚麻布后披翅帽。大家聚集广场,除共同唱歌跳舞外,还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

儿童最喜爱的是会箭枪和陀螺;妇女荡秋千和玩鸡毛球;小伙子掷标枪、踢球、踩高跷。男女青年还一起翻竹杠。节日里还有一项独特的活动是敲大木鼓。大木鼓,基诺族人民视为最神圣的器物。平时挂在“卓巴”(寨父)、“卓生”(寨母)家里,严禁动用,只有过年节时才能敲击。

2、你所不知的宁德春节习俗

现在每年过春节都已经越来越无聊,而且年味也越来越淡了。甚至在一些小年轻的心中,过年跟平常回家吃一顿团圆饭已经没什么区别了。但是在宁德文化中,过春节的习俗可是大有讲究了。你知道宁德春节都有什么习俗吗?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祭灶

摆香点烛祭“灶公”“灶婆”

在北方称为小年的“祭灶”节,在我们宁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日子,“年”的大幕就从这一天拉开了。

在宁德,大部分民众是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灶神”,也有人选择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是日,家家户

3、基诺族禁忌与忌讳

基诺族自称“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基诺族是个古老的民族,风俗习惯和其他民族不同。所有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都会有禁忌。那么,在基诺族文化中有哪些禁忌呢?不妨来看下。

煮麂子头时须在妇女睡觉后进行,产妇不能吃用铜、铁锅鱼的饭。祭过寨神的食物,必须在村、社长门前煮食。祭山神的食物一定要在野外煮食,不准拿进寨。

在民间有食鸡肉可以治病之说。婴儿满月,其父要闭门烤一只小鸡独食,当天父亲不准讲话,认为这样可为小儿消灾免祸。

结婚的当天,

4、你所不知的深圳的春节习俗

深圳和其他地方一样,保留着较为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由于历史上客家人在此定居繁衍,以及改革开放后,吸引并融合了很多外来文化,深圳的民间习俗显得更加的丰富多彩,春节习俗也是如此。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吧。

本土传统习俗

跟全国一样,深圳原住民也称春节为过年,农村进入农历腊月中旬便作准备,如舂年糕粉、做新衣裳、买新鞋新帽、理发等。23日至25日叫“入年卦”,为送灶君上天庭之日,家家户户在灶君神位前烧香点烛,有的还备糖饼、茶果恭送,委托灶君向玉皇大帝报告一年来善恶行为,并代为本宅祈求赐福。妇女们开始忙着摘茶果(糕点)叶、洗家具等。这一天起,有许多禁忌,如不准说粗话、撒谎等。

年三十(除夕)下午开始过年,贴门神、春联、接灶君入宅,宰鸡杀鸭,用三牲(鸡、鱼、猪肉,下同)、白米饭几碗(配以筷子)、茶、酒等,插上香烛,拜祭天地、祖先。晚餐一家吃团年饭,外出家人无要紧事都要回来团聚吃饭。外人则不会接受请吃。是晚,全家洗澡要洗“大吉水”(用桔皮、柚叶等),边洗边说几句大吉大利的话,洗完后,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入夜家家户户开始点年光灯,日夜不熄,直至年初三。

年初一(正月初一)午夜零时,各家要到祠堂烧头香,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上午饭吃素,以粉丝、红枣、腐竹等为菜肴,生菜肯定是要吃的,过去有钱人家还吃发菜,取谐音发财。这一天严禁杀生,不拜神,还忌送钱物给别人。年初二,称“开年”,开始开戒宰杀三鸟。同宗族的亲友、邻居等互相串门贺新年,给小辈们派“利是”。舞狮队、麒麟队也开始出动,到各村参拜,进行武术表演。

年初四,是探亲日,出嫁妇女纷纷回娘家探亲。年初五,“出年卦”,虽然还弥漫着新年气氛,但高潮已过,人们开始新一年的工作或农事。年一直过到元宵。元宵节俗称灯节,农历正月十五这天,有做汤圆(糖丸)吃的习惯。在农村,各家各户入夜在大门上挂灯,孩子提着各式各样的彩灯穿街走巷玩耍。上一年生了男孩的人家还将特地举行添灯仪式,在祠堂挂彩灯至正月尽,叫“点灯”。有的地方选在正月上旬。建国后此习俗取消,80年代末又有所恢复。

游艺民俗

老深圳住民尤其是原宝安县住民春节期间,会举办各种民间舞蹈,主要有狮舞、麒麟舞、龙舞、鱼灯舞等,分布在各个乡镇。其中以狮舞、麒麟舞和龙舞较为普遍,也最具地方特色。狮舞和麒麟舞是以语属而分布的。粤语属的新安、福永、沙井、松岗、公明等地多兴狮舞;客语属的观澜、龙华、龙岗、横岗、坪山、坪地、石岩、葵涌等地则以麒麟舞为多。

狮舞、麒麟舞寄托着带来吉祥如意,驱除妖魔邪恶的愿望。表演队伍庞大,配以大锣大鼓,又兼有刀、枪、剑、戟武术场面,声势浩大。每逢过年过节,喜庆吉日,醒狮、麒麟队穿村过户,或在空旷场地表演,或在村中逐家挨户相邀上门舞拜。狮舞在表演上分“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主要表现狮子的温驯神态,有酣睡、舔毛、抖毛、搔痒、打滚等稳静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勇猛性格,有跳跃、跌扑、走梅花桩、采青、踩球等高难动作,形神酷似、惟妙惟肖。麒麟舞的表演动作与狮舞极为相似。

按传统舞法的下山、采青、嬲花园过程中,均采用酣睡、苏醒、搔痒、抖毛、舔毛、腾跃、跌扑、上竿、戏耍等动作,其神态生动逼真。龙舞分“布龙”和“火龙”两种。“布龙”流行于布吉、平湖、观澜、石岩、公明、龙华等镇。“布龙”身长4丈余,全身用布和铁丝制作而成,身腹设有持杖,一般由8人至12人持杖,表演龙的各种腾跃、翻滚、俯拜等舞蹈动作,活灵活现。这种龙舞,人们视为能带来吉祥佳兆,所以多在春节期间表演。“火龙”(又叫草龙)只流行于宝安东部南澳镇的渔民区。

清末民国之初,由于地方上发生霍乱病,无法医治,不少渔民丧生,因迷信思想所致,认为冲撞了邪魔,要请龙王驱邪除魔。故用稻草制成龙形,长约4丈,分成十数节,每节有一持杖为表演者使用,龙眼置以发光电灯泡,龙身遍插香火。每年正月初二晚进行表演。火龙活动时,各家各户点燃炮竹、烟花,火龙凡经各户大门前则三大拜,然后往一开阔场地表演各种龙舞姿态及武术,火龙翩翩起舞、处处火树银花,十分热闹壮观。

随着“巨龙”游动,乐队敲锣打鼓,穿街过巷。龙身舞动之时,上下闪闪发光,犹似一条火龙在翻腾动荡。舞草龙是南澳渔民极为喜爱的一种活动,舞龙者的豪气、观舞者的热烈,构成了一幅宏大、欢腾的画面。

5、基诺族春节习俗,你知多少?

春节,预示着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我国的春节,举国欢庆,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过春节,但每个民族的春节习俗却不一样,正因为如此,才形成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那么,你知道基诺族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吗?一起来体会一下基诺族文化吧。

春节到来,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口嚼槟榔的老翁扬头打钹,戴大尖帽的老妪低首鸣锣,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响,男女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过年是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但没有统一的日期,各村寨在一月份择日过节。节日前,家家户户都要酿酒、杀猪宰牛,准备丰盛的食品,并邀请附近村寨的亲戚朋友前来欢度新年。

年节期间,男子身穿镶边无领对襟订、棉布褂和白、蓝色裤子;妇女穿绣花无领对襟小褂和镶红边黑色的前开合短裙或长裙,挽发髻盘于头顶,戴白厚麻布后披翅帽。大家聚集广场,除共同唱歌跳舞外,还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儿童最喜爱的是会箭枪和陀螺;妇女荡秋千和玩鸡毛球;小伙子掷标枪、踢球、踩高跷。男女青年还一起翻竹杠。节日里还有一项独特的活动是敲大木鼓。大木鼓,基诺族人民视为最神圣的器物。平时挂在“卓巴”(寨父)、“卓生”(寨母)家里,严禁动用,只有过年节时才能敲击。

6、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