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低收入人口主要包括以下对象
(一)低保对象。指按规定程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家庭或个人。
(二)特困人员。指按规定程序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同时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条件的未成年人,选择申请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的,不再认定为特困人员。
(三)低保边缘家庭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是指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且财产状况符合《淮南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细则》规定的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是指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
(四)支出型困难家庭。指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年度户籍所在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家庭人均年收入在扣减认定的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后低于户籍所在地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财产状况符合《淮南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细则》规定的家庭。
(五)其他低收入人口。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特殊困难家庭或者人员。
二、低收入人口救助分类
医疗救助。低收入人口中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直接享受相应的医疗救助待遇。低收入人口中其他对象的医疗救助待遇按照医疗保障部门相关政策执行。
住房救助。对低收入家庭中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镇低收入家庭配租公租房或发放租赁补贴,减免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对农村低收入家庭符合住房安全保障条件的,按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给予救助。
教育救助。对低收入人口符合学生资助条件的在校在籍学生,通过发放助学金、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助学贷款、相关费用减免等方式,进行资助。
就业援助。对劳动年龄内的低收入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家庭成员,按规定落实创业扶持、税费减免、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产业扶持、就业帮扶车间等载体吸纳、以工代赈带动、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扶持政策,帮助其积极就业。
受灾人员救助。对遭遇自然灾害的低收入人口,按现行自然灾害救助政策给予救助。
困难职工帮扶。对低收入人口中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或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难职工,落实困难职工救助政策。
急难社会救助。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或突发公共事件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靠自身和家庭无力解决,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生活仍有困难的低收入人口,及时给予急难社会救助。
其他救助帮扶。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给予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延伸至低收入人口,并提供必要的康复救助服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对低收入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支持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救助帮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