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的各项生理机能还不完善,故需要特别加以关注,加强饲养与管理。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雏鸡饲养管理的几个关键点,多掌握点雏鸡饲养技术,以更好地发展养鸡产业。
一、雏鸡供料方法
一般可将饲料撒在纸上或开食盘中,1星期以后可用食槽装料喂雏鸡。育雏期投放饲料时,要少添勤喂,并且每次添料时要清除纸上、开食盘中的粪便、剩料或垫料。鸡的品种不同,在育雏期采用的饲喂程序也有所不同,如肉用种鸡要采用限制饲喂程序,而蛋鸡则不采用。
二、雏鸡的限饲饲养方式
商品蛋鸡、商品肉用仔鸡等在育雏期不搞限制饲喂,是自由采食。对于种鸡要实行限制饲喂,以达到控制母雏具有适当的体重及骨架,控制公雏具有适当的体重及较大的骨架。采用的限制饲喂的程序有每天限饲、隔天限饲、5/2限饲法、6/1限饲法、4/3限饲法等。现以肉用种鸡雏饲喂程序为例说明如下:
①肉用母雏的饲喂程序
第1~7天自由采食;第8~14天限制料量在每天每只27克左右;第15天起可开始实施限饲程序,建议采用4/3限饲法(即1星期内有4天喂料日,3天不喂料。),一直到育成后期(115天)实际的饲喂量要根据上星期鸡群的平均体重做调整,指导手册上的料量仅供参考。若发现料量超过很多但体重达不到标准,要检查饲料是否能量不足。
②肉种公雏的饲喂程序
第1~21天起自由采食;第22天起群体重达指标则开始限制料量并采用与母雏相同的限饲程序;前几周龄若发现公雏的体重跟不上指标时,必须延长公雏的光照时间或仅用肉鸡小鸡料。
三、雏鸡的分饲饲养方式
由于雌雄鸡的生理特点不同,对生活环境、营养条件的要求和反应也不一样,如生长速度不同、蛋白质需要不同、沉积脂肪的能力不同、对钙、磷及维生素的需求不同、对温度反应不同、羽毛生长速度不同等生理特点,从饲养管理技术上讲混群是无法解决的,只有实施公、母分群饲养方能对这些规律加以利用,从而发挥其遗传潜能,提高饲养效果和生产水平。
四、做好统计与记录
进雏时记录雏鸡来源、品种、进雏数量、进雏时间、健康状况(包括母源抗体情况以及死淘情况)。饲养期间做好每星期体重称重记录,每星期体重曲线记录,育雏期生长汇总统计,舍温度、湿度情况记录,每星期用料统计,每星期用药、免疫记录,转群记录,ndhi抗体监测记录以及生产人员进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