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构成醉驾怎么保工作 企业职工醉驾怎样保住工作

汽车百科2023-08-17 12:17:40佚名

职工构成醉驾怎么保工作 企业职工醉驾怎样保住工作

职工构成醉驾怎么保工作

1.员工酒后驾车如何保住工作?

酒驾的处罚是吊销驾驶证,并处2000-3000元罚款,拘留3-6个月。同时,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考。至于可以挽救的工作,没有影响。有立功表现的酒驾罪犯不改变缓刑标准。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免除处罚。酒精含量是反映醉酒驾驶机动车危险程度的主要量刑因素,驾驶车辆种类、行驶道路和实际损害结果是重要的量刑因素。同时要综合考虑被告人的认罪悔罪态度、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或者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罚、其他交通违法行为等情节。

2.什么情况下酒驾不能适用缓刑?

惩治酒驾犯罪,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要重点打击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上酒后驾驶各类汽车,特别是酒后驾驶营运汽车、公交车、危险品运输车、校车、单位职工班车、中(重)货车、工程运输车的,要从重处罚。在突出处罚重点的同时,要实事求是地处理两轮电动车、摩托车醉驾超标问题,区分其他情节轻微的“醉驾”案件,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构成犯罪的,应当定罪;依照刑法第十三条不能以罪论处的,不算犯罪。

醉酒驾驶酒精含量超过180毫克/100毫升的汽车,或者即使酒精含量低于180毫克/100毫升,但有下列加重情节之一的,不适用缓刑:

1、造成他人轻伤及以上后果的;

2.在高速公路上酒后驾驶;3.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公交车、危险品运输车辆、校车、单位职工班车、中(重)货车、工程运输车等机动车的;

4.无驾驶资格(指未取得驾驶证并被吊销、暂扣、扣留的情形。超出短期驾驶证年检期限且驾驶证已被扣除的,不属于无证驾驶Auto);

5.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检验标准或者已经报废的汽车而驾驶的;

6.被查处时有逃跑、抗拒检查、让人顶替等行为。,且情节严重;

7.拒不到案或者在诉讼期间逃跑的;

8.三年内被查酒驾,五年内被查酒驾。

总而言之,现在很多人都在开车上下班。一旦在路上喝酒被交警发现,经检测属于酒驾,应按刑事案件处理。对于当事人来说,要想保住工作,不被单位开除,就要通过辩护律师争取免于起诉的机会。酒驾屡见不鲜,未造成后果,当事人认罪态度良好的,也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职工交通违章致伤属工伤吗

1.是员工交通违章导致的工伤吗?

劳动者在工作中因违章操作发生事故受伤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根据相关规定,事故原因尚未查明;责任不到位的人员;负责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整改措施不按“四不放过”原则落实,将受到处罚。

劳动者在工作中因违章操作发生事故受伤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我国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赔偿,员工不会受到自身过错的影响。但是,职工因自身过错造成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安全事故认定办法》对事故进行处理“事故原因尚未查明的;责任不到位的人员;负责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整改措施不按“四不放过”原则落实,将受到处罚。

工伤职工按照无过错原则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并按安全生产规定进行处罚,是不同的法律关系,互不影响。安全生产法

第一百零四条生产经营单位的职工违反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并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前后,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准备或收尾工作时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因履行工作职责,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有职业病的;

(五)外出工作时,因工作原因受伤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获救后48小时内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活动中为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等受到伤害的;

(3)在部队服役,因战致残或因工负伤,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

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职工,依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职工,按照本条例有关规定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工,不视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3)自残或自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在生活中,因为工作关系,只要不是自残的原因,就属于工伤。在工伤认定方面,我国法律也有明确规定。在工伤认定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公平公正地得出认定结果,尽可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