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热了吗?
这几天,测体温成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进小区、进单位,滴一下!一直有朋友发消息问我,体温是不是高了?37.3℃是不是发热了?因为大家都害怕发热。
今天一早,Z小姐碰到我非常紧张,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我的体温出问题了。我一听,怎么会呢?赶紧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早上出门前在家,自己用耳温枪测了是37.4℃,到了单位额头测出来是36.8℃。她很害怕:我这是发热吗?还是出了什么问题?
体温,看起来简单,其实并不是,测的方法有很多,设备有很多,是不是发热还真不是只靠一个数字决定的。
各位朋友,让我们有请今天的主角:体温
测体温的设备
体温,是我们人体内部的温度,用手可能感受个大概,额头碰额头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但是真正知道体温多少,还是需要借助设备:
(1)水银体温计:非常经典的测量工具,通过看水银上升的数字来知道体温是多少。
优点:价格便宜,体积小巧,操作方便,准确、稳定。
缺点:有交叉感染风险,测量时间长,汞有毒,易破碎。
(2)电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2.0版,使用方法和水银的相似,从显示在屏幕上的数字知道体温。
优点:贵一点,使用方便,测量时间短,安全性高,读数方便
缺点:需要校准,不如水银体温计准,一样有交叉感染风险。
(3)耳温枪:潮流产品,通过在鼓膜附近测量温度,告诉你人体内部的温度是多少。
优点:测量时间短、读数方便。
缺点:价格比较贵,如果操作不正确会有误差,比如没对准、有耳shi。
(4)额温枪:筛查神器,测量的是额头的温度,不直接接触皮肤。
优点:读数快,没有交叉感染风险。
缺点:结果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比如室外温度、光线、辐射等,所以不太准,还有就是价格较高。
设备眼花缭乱,各有优缺点
超过多少是发热
尽管每次测出来的是一个数字,但实际上我们的实际体温是个范围,一般来说超过这个范围是发热,但也有例外。
(1)水银/电子体温计:这两个类似,主要有3种测量方法,3种的正常范围都不一样
嘴巴里面量:放在舌下,闭嘴约3分钟后取出,正常范围为36.3℃--37.2℃,一般超过37.2℃是发热;
腋窝里面量:夹在腋窝,夹紧5分钟后读取数值,正常范围为36.1℃--37℃,比口腔温度约低0.2℃--0.4℃,一般超过37℃是发热;
肛门里面量:小孩子用的多,插入肛门,3分钟后取出,比口腔温度约高0.3℃--0.5℃;一般超过37.5℃是发热。
(2)耳温枪:不同年龄,正常范围是不一样的(如下图),总的来说,对于3岁以上的成人,一般超过37.7℃是发热。
(3)额温枪:不同年龄,正常范围是不一样的(如下图),而且波动比较大,对于大部分来说(11岁-65岁),超过37.6℃是发热。
尽管看起来很简单,对照这个数字就可以了。但体温的复杂在于,有时候会有例外,这个数字只能是个参考:
性别:女生一般比男生高点,在月经前、怀孕早期体温会轻度增高,而排卵期会轻度降低(似乎你懂了点什么);
年龄:一般幼儿偏高点,老人偏低点;
昼夜:一般早上2-5点最低,下午5-7点最高,“夜猫子”夜里的体温会高点;
其他:比如情绪激动、运动以后体温会增高,吃完东西、外面温度变化,测出来的温度也会有变化。
虽然,只是个参考,但一个准确的数字还是很重要。
那么,怎么测量才更准呢?
怎么测体温更准
我们都希望能快速地、准备地知道自己的体温是多少,那么事实是什么样的呢?
设备方面:
一般来说,从测量设备上来排名:
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耳温枪>额温枪
额温枪用来做发热筛查还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毕竟速度快,没有交叉感染。但要确定是不是真的高,还是要靠其他三种方法,水银温度计作为一种经典方法,还是挺靠谱的。
方法方面:
工具选对了,就准了吗?不是,测量的方法更重要,使用不当肯定不准:
(1)水银体温计甩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甩到东西,以防撞击碰碎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即可;
(2)口腔测温30分钟前不能吃任何食物、吸烟或者喝水,防止结果不准确;
(3)使用耳温枪或者额头枪时要注意热水澡30分钟不能使用后,热水澡会使头脑发热,测量出来的结果不准确;
还有,如果是高了那么一丢丢(0.1、0.2),也不一定是真的高,因为仪器只是个仪器,我们总允许它有点点误差。
所以测一次就能完全成功,看来是不可能的,多测几次很重要。
正确的方法是:
如果你没有不舒服、体温正常,那就行了;
如果你没有不舒服,体温高了,多测几次;
如果你有了不舒服,体温正常,多测几次。
时间可以是:早上8点左右、下午3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
最重要,首先看你有没有不舒服,当然这个不舒服不是吓出来的
需要记住的事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今天的主角:体温。它只是个参考数值,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平时我们也不是很重视它。但是,现在我们还是要记住一些东西: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耳温枪>额温枪;口温:37.2℃、腋温:37℃、肛温:37.5℃;耳温:37.6℃、额温:37.7℃。
数字只是参考,没有不舒服,多测几次!
本文转自“吉米大夫”,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肝胆资讯,免费咨询医生,请关注“肝胆相照一家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