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为什么得天下的人是刘邦而不是项羽

社会热点2024-06-29 18:00:32佚名

楚汉之争,为什么得天下的人是刘邦而不是项羽

楚汉之争(楚汉之争,为什么得天下的人是刘邦而不是项羽)

在楚汉战争之前,没有人相信刘邦能打败项羽,可是四年过后,刘邦当了皇帝,项羽自刎于乌江,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楚霸王,灰飞烟灭。回顾项羽一生,英雄、壮烈、勇气 ,或许皆有之,实则窝囊得很。英雄应该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是遇到挫折打击就一蹶不振,消极避世,放弃生命,否则刘邦都不知道该死几回了。实际上,只有刘邦才配“英雄”这个称呼。

此刻,我们不禁会问,刘邦究竟有何神奇之处,他为什么能战胜期望值很高的项羽,并且让项羽陷入绝望,看不到一丝卷土重来的希望呢?

在汉司马迁的笔下,刘邦幽默风趣,举手投足间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宋朝司马光笔下的刘邦同样也带着不少的喜感:

“刘邦,字季,为人隆准、龙颜,左股有七十二黑子。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资治通鉴》

刘邦平民出身,没有学过诸如“领导能力与管理”一类的课程,但他的领导能力非凡卓越,自出机杼,又中规中矩,灵活多变,还不离大道。也正是刘邦这些与生俱来的能力,让他在群雄逐鹿的秦末脱颖而出,最终灭掉项羽,建立大汉王朝。

一、刘邦的成功之道

刘邦称帝后,一次在洛阳(后迁都长安)宴会群臣,酒酣耳热之际,一本正经地总结起了自己的成功经验。他问群臣,寡人能得天下,为何项羽不能?你们都要据实回答,不须谄媚敷衍!

刘邦虽有言在先,可是群臣还是说了恭维的话。他们说,陛下与大家一同分享胜利的成果,项羽却不能。刘邦听后呵呵一笑,并不满意,他说,你们充其量只说对了一半,还是由寡人告诉你们吧!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资治通鉴》

刘邦的意思是说,他能战胜项羽,用了三个很关键的人,萧何、张良、韩信,这三个人出类拔萃,是人中豪杰,替他解决了他所面临的百思特网一切难题,而项羽只有范增一个重要的谋士,最终还抛弃了。大家听了刘邦的结论,都很佩服,无不交口称赞。

刘邦把成功归于“三杰”,说明他不仅有自知之明,而且有知人之智。众所周知,萧何与刘邦一起长大,他了解萧何能力及为人,重用其在情理之中。张良贵族出身(韩国相门之后),与刘邦有过一段相遇、相交、相知的过程,之后才渐渐建立起了合作关系。所以,只有重用韩信,才能体现刘邦识人用人的魄力。

韩信是淮阴人(今属江苏淮安),与刘邦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徐州)、项羽的故乡下相(今属江苏宿迁)遥相毗邻。因此,韩信早年的一些人生经历可能也瞒不住刘邦或项羽,比如寄食为生,受胯下之辱等那些“光荣事迹”。所以,项羽的部将龙且从来就没有正眼看韩信,他认为韩信胆小怕事,根本不像个男人,怎么能领兵打仗。这可能也是韩信一再献计,却不被项梁、项羽叔侄重用的主要原因。

也正因如此,刘邦最初对韩信的态度与项氏叔侄没什么区别,当他进入汉中,韩信只身来投时,他照旧让韩信坐了冷板凳。但在经夏侯婴、萧何极力推荐后,刘邦的态度立刻改变,并拜韩信为大将,这就是刘邦让人佩服的气度。下面我们从刘邦所面临的问题,做进一步佐证。

第一,刘邦大将一片,亲信一堆,比如周勃、灌婴、曹参、王陵、樊哙,都是从沛县带出来的猛将故友,无论是年纪、资历、军功等方面,都在韩信之上。可是刘邦却拜只有28岁的韩信为大将军,让他凌驾于诸将之上,可见刘邦不仅要迈过自己心里这道关,更需说服那帮卖弄资格的老熟人。

后来陈平来投之时,刘邦授予监军一职,结果招来周勃等人的一致反对,可想而知,刘邦重用韩信时的阻力会有多大。可最终的结果是,诸将不仅服从韩信的命令,也授受了陈平的监督,说明刘邦把自己的意志完全贯彻了下去,从而体现了他非凡的领导力。

第二,韩信拜将之后,立刻为刘邦分析当下战略态势,提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东出策略。刘邦豁然开朗,恨自己不能早用韩信,并立即付诸实施韩信提出的策略,表现出了高度的判断和决断能力。

彭城之败后,刘邦又采纳韩信建议,让韩信率兵另辟蹊径,向北方开辟战场,在项羽后方实现战略渗透与包围。刘邦则故意屯据于宛、叶一带,将项羽的主力引向南阳方向,以配合韩信在北边开展的军事行动。

刘邦的设想最终得以实现,在鸿沟议和之前,项羽已经处于他的战略包围之中,迫使项羽无奈之下接受议和,然后率领仅存的10万兵马匆匆东归,从而也拉开了垓下之围的序幕,也敲响了西楚国走向覆灭的前奏。

第三,韩信并非池中之物,如何驾驭,也考验着刘邦的领导智慧。首先,刘邦在表面上从不怀疑韩信的忠心,对韩信做到了言听计从(汉中对、北方战场的开辟等已如前述)。韩信深受感动,所以在占领齐国后,面对项羽使者武涉地游说,始终不为所动。他说:

“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刘邦虽然信任韩信,但不代表不去,所以他不仅用恩宠笼络韩信,而且还采取了必要的制约措施。比如,韩信的监军张耳,是刘邦的儿女亲家;韩信手下的大将周勃、樊哙、曹参、灌婴等,都是刘邦的内线,所以韩信的军队必须保持着对于刘邦的忠诚,这也是韩信的军队能被刘邦轻易收回的原因。由此可见,如果韩信要甩开刘邦自立门户,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总之,识人,用人,驾驭人,在用韩信问题上,刘邦将领袖功力发挥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淋漓尽致。

二、项羽失败的原因

晋朝“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在游历位于荥阳广武楚汉战争的古战场时,曾有感而发:“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阮籍虽勉强承认刘邦是英雄,但言外之意也透露着对项羽蔑视,如果项羽真有能力,又怎么可能成就了刘邦!阮籍的话虽然有些放荡不羁,也带些酸酸的味道,但是我们也不能无视项羽身上存在的某些缺点。

项羽为人“刚猛”。吴中(会稽郡)起兵之时就一剑击杀了郡守殷通;其后每攻克一座城池,基本都要上演生灵涂炭的一幕;北上救赵,直接取卿子冠军宋义而代之;巨鹿之战,破釜沉舟,豪气万丈,大破秦军,诸侯军前来拜见时,均不敢仰视,只是席地而行,可见项羽之气势威严;章邯率众投降,项羽将二十万降卒活埋于新安,眼睛都不眨一下;进咸阳后,屠城纵火,一片焦土,就连没有任何威胁的秦王子婴都不放过。总之,表面上看,项羽确刚猛无比,可实际上是匹百思特网夫之勇,短视、与残暴不仁,毫无怀济天才的格局。

反观刘邦,无时无刻不在珍视自己的名声,他为人大度,乐善好施,有仁爱之心,被称为“长者”,这也是楚怀王熊心首先派他西取关中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刘邦一路向西,没有大动干戈,鲜有激烈的战争发生,很快就进入关中。入关之后,他又约法三章,严束士卒,秋毫无犯。有人主张杀掉秦王子婴,刘邦断然拒绝。一系列的善举,果然为刘邦叠加起了良好声誉,关中百姓无不希望刘邦就地称王。

回头再看项羽,垓下之战,回天乏术,他黯然神伤地对部下说: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溃围,斩将,刈旗,三胜之,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资治通鉴》

穷途末路,项羽不反省自己的失误,却把失败归为天意,可见其冥顽不化的根性。诚然,统帅的能力重要,但不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吴起曾经说过,人们在选择选将才时,经常看重其勇猛的一面,但实际上,勇猛对于一个将军来说,只是取得战争胜利的一个很小因素,统帅不是必须挺矛弄枪,冲锋陷阵,一马当先,而是运筹帷幄,知人、用人。

所以,项羽纵然有万夫不当之勇,却容不下韩信、陈平这样的帅才、智囊,并且迫使他们投奔刘邦,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唯一死心塌地辅佐他的亚父范增,还被他气走,发疽而死。人才都跑光了,成了孤家寡人的项羽,怎么可能不败!

四年楚汉战争,刘邦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屈不挠。刘邦为什么这样坚持,因为他在下一盘大棋:他在正面牵制项羽,北方战场的韩信、项羽背后的彭越,以及侧方的英布,都在完成一个敌后包抄、侧面迂回、破坏敌方粮道的战术安排,构建一个整体的部局。所以,整个楚汉战争,看似项羽把刘邦打得灰头土脸、抱头鼠窜,实则是被刘邦牵着鼻子走,最终钻入刘邦张开的口袋。

可是,项羽最终却把失败归结于天意,将责任一推了之,这似乎也挽回面子,甚至还用“溃围,斩将,刈旗,三胜之”的豪举,佐证自己的观点。但在“成王败寇”的历史背景之下,项羽不仅幼稚,而且可悲。

逃到乌江边上,船夫劝项羽过江,卷土重来。项羽老调重弹: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资治通鉴》

生死攸关,命悬一线,一边是“天命”的托词,一边还是不能释怀的面子。最终“面子”成了压垮项羽的最后一根稻草,30岁的生命戛然而止。

三、刘邦的成功,务实与理性完美展现

项羽爱面子,刘邦也不例外,但刘邦懂得面子没有务实重要的道理,所以,他能够把握住根本利益与次要利益之间的关系,把面子之类的事情看轻或丢弃。

刘邦西进到陈留时,“高阳酒徒”郦食其前来拜访。推荐郦食其的人是一个骑卒,而郦食其本人又是一个儒生,刘邦向来看不起儒生,自然也不会重视郦食其。当时刘邦被两个女子侍候着洗脚,所以也不避讳,准备三言两语打发郦食其走人。

郦食其见状,直言刘邦无礼,不尊重人才。刘邦听后,感觉郦食其不是泛泛之辈,于是马上整衣冠,请于上座。后来,郦食其讲了许多纵横谋略,刘邦茅塞顿开,马上赐郦食其酒食,前倨后恭的态度变化,毫无过渡。

务实需要理性,要审时度势。刘邦入咸阳,很想享受秦宫的金宝百思特网美人、狗马之物,于是打算住下不走。结果樊哙、张良先后提醒他,是要享乐,还是要成就大业?刘邦猛然惊醒,立即搬出皇宫,将军队驻扎于霸上,恭候项羽率领诸侯大军到来。也正是刘邦这一理智的举动,为他稍后的鸿门宴脱险赢得了筹码。

鸿门宴上,刘邦放下身段,献上厚礼,卑躬屈膝,主动向项羽请罪,最终躲过一劫。项羽分封诸侯时,刘邦最先入关,按“怀王之约”,理应封为关中王,结果却安排到汉中为王。刘邦愤愤不平,想找项羽拼命,但经萧何、周勃等人劝解,他放下冲动,乖乖去了汉中。显然,到汉中有了安身立命之地,与项羽拼命等同自取灭亡。

彭城之战失败,刘邦回沛县接家眷,结果大人们不知去向,只遇到了儿子女儿。刘邦将他们抱上车,可后面楚军穷追不舍,刘邦几次推儿女下车,要独自逃跑,随从夏侯婴又一次次把孩子们抱上车,刘邦愤怒之下差点斩了夏侯婴。所以多数人认为刘邦自私、心狠。其实,孩子们跟着刘邦危险更大,即便孩子落到楚军手里也见得会丢命。事实上,刘邦的其他家属被抓,项羽也没有加害他们,只是做了28个月的人质。

退一步说,刘邦即便是为了逃命而放弃孩子,这样的行为也待商榷,因为刘邦活着,他的家人才有人质价值,否则刘邦死去,项羽不可能留着他们给刘邦报仇。同样道理,在广武山对峙之时,项羽用烹杀刘邦父亲的方法胁迫刘邦出战,刘邦不予理睬,只说了一句“到时分我一杯羹”便扬长而去。这次世人可能要骂刘邦不孝,但如果刘邦出战,正中项羽下怀,到时很可能灰飞烟灭,家国天下无从谈起。

刘邦理性务实,无论家国问题,还是功臣问题,一切从实际利益出发。众所周知,没有韩信,刘邦难得天下,可是他只让韩信只做了一年左右的楚王,就以莫须有的罪名,贬为淮阴侯。从此韩信怏怏不快,牢骚满腹,渐起反意,刘邦又授意吕后将其杀掉。归根结底,刘邦不容韩信这个隐患存在,哪怕是背上杀功臣的骂名,也在所不辞。

再举个例子,雍齿曾经随刘邦起兵,后留守丰邑(今江苏丰县),结果魏相周巿来攻,雍齿献城投降。刘邦回兵丰邑,屡攻不下,着急上火,生病不起。后来雍齿又辗转归附了刘邦,立下很多战功,刘邦报当年之仇,却迟迟没有动手。后来将士争功,有谋反之兆,刘邦依张良之计,封雍齿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这才打消了众人“封地不够,担心被杀”的焦虑。

雍齿剧照

再比如,季布是项羽手下的猛将,多次打的刘邦狼狈不堪。刘邦称帝后,悬赏千金缉拿季布。季布隐姓埋名,髡发毁容,藏匿民间为奴。有人建议刘邦,说季布是能人啊,逼急了他必然南走越,北走胡,成为大汉的对手。再说,季布虽是项羽的大将,但楚汉相争,为项王出力何止他一人,陛下能斩尽杀绝吗?所以陛下应该赦免季布。刘邦觉得确实有道理,于是下诏赦免季布,还任命他为郎中。

但丁公就没有季布走运了。丁公本名丁固,也是项羽的部将,彭城之战,丁公奉命追击败逃的刘邦。刘邦命悬一线,向丁公求饶,他说,两贤狭路相逢,何必逼迫太甚。丁公听后,便放过刘邦。刘邦当上皇帝,丁公前来邀赏。刘邦却说,丁公为将不忠,害项王失了天下,罪该万死,于是推出斩首。

刘邦为何要杀丁公?因为丁公可用来作反面教材,对怀有不忠之心的大臣,是一种警示。司马光,对此大加赞赏,说刘邦并非刻薄寡恩,而是能断大义,虑事深远,从巩固政权的高度看问题,不为儿女恩怨所左右。

总之,与项羽的沐猴而冠,衣锦还乡、沽名钓誉相比,刘邦更注意维护自己宽大长者的“仁者”形象,又务实、理性地处理当下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作为一个开国的统治者,刘邦确实高人一筹,项羽望尘莫及。

本文标签: [db:关键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