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压中企这笔账不小,欧盟要算清楚 欧盟排除中国企业

社会热点2024-06-04 08:20:20未知

打压中企这笔账不小,欧盟要算清楚 欧盟排除中国企业

当地时间6月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西班牙访问时表示,按照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希望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照顾双方合理关切,避免贸易摩擦失控升级。在当地调研奇瑞埃布罗合资工厂时,王文涛还称中欧之间既有竞争,更有合作,在良性竞争中扩大合作、实现共赢,这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西班牙调研奇瑞埃布罗合资工厂 图片来源 商务部

应该说,王文涛的这些表态,再次给近期由于欧盟歧视性运用贸易工具挑起的双方贸易摩擦升级风险,提供了一个化解的方向和途径。这与目前欧盟内部的广泛呼声也是相契合的。法德两国财长在不久前的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均表示反对与中国发生贸易争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强调“必须要避免发生一场贸易战”。还有报道称欧盟内部在对华反补贴调查问题上分歧更加突出,“其他国家的部长们排着队批评该调查”,德国、瑞典、马耳他等都对可能的加征关税举措提出质疑。

此前美国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财政部长耶伦等美方人士公开对欧盟喊话施压,的确对欧盟构成了不小压力。但若跟随美国起舞,其后果显然会令欧洲更痛苦。美国早已把中国电动汽车拦在门外,关税就只剩一个数字。而德国等欧盟国家与中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融,强征关税将意味着真金白银的损失,也是对欧洲发展繁荣所依赖的自由贸易环境的破坏。

不光是贸易,中国的新能源企业也开始对欧洲进行大量的投资活动。比亚迪2023年12月宣布在匈牙利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奇瑞今年4月也宣布在西班牙投资设厂。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意向投资”车企,例如上汽集团宣布将在欧洲建设整车工厂,东风公司被称将在意大利建厂。这些投资,不仅将会给欧洲带来资金、产能,还能为当地贡献宝贵的就业岗位。打击中欧汽车产业链合作,对双方都会带来严重的损失。

对欧盟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要考虑清楚自身的利益所在和发展方向。很显然,欧盟和中国一样都是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行动者,保护主义甚至孤立主义道路对欧盟也不可能是有好处的。如果欧洲的核心诉求是提升自身的产业竞争力、不想在竞争中失利,那么把中国的投资和企业一禁了之、“逼走”了事,不是在为自身竞争力发展树立“保护屏障”,反而是在堵门。中欧在长期应对气候变化和产业合作过程中打下的深厚根基,应该是欧盟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利因素,而不是需要清除的“风险”。

其实,欧盟也应该看明白,中国仍然是最有可能和欧盟走出一条合作共赢道路的伙伴。美国出于遏压中国的目的,其制定的政策和执行说实话连“竞争性共存”都很难做到,但是欧盟不一样,如果不是想要追求孤立中国、减缓中国技术发展,中欧是有可能实现共赢的,没必要自己把自己发展的路给堵上。以“增量思维”做大中欧电动车产业蛋糕,勿以一叶而障目,中欧双方如果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层次更深、范围更广的合作,携手发展电动化、共同开启智能化,也将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作出积极的贡献。

有必要提醒的是,欧盟近期的相关举措已经对中国企业投资欧盟的信心造成了负面影响,希望欧盟从中看到的是危机感,而不是认为自身贸易工具有“成效”。尽管中方尚未提出具体反制措施,但欧洲媒体近日已经把“可能遭反制的”欧盟对华出口产品,从白兰地、猪肉到大排量豪华轿车,集中“摸排”了一遍。跟随美国对中企加税,不但会令欧洲在经济上得不偿失,还将严重伤害中欧之间已有的政治互信,进而丢失双边合作共赢的更广阔空间。这笔账实在划不来,布鲁塞尔应该好好算清楚。

延伸阅读

欧盟推迟决定对中国电动车征税 英媒称系出现技术问题

29日,多家外媒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将推迟决定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直到6月9日欧洲议会选举结束之后。路透社援引消息称,推迟原因是在最后时刻出现文件方面的技术问题。

欧盟推迟决定避免经贸议题成为选举焦点

据了解,欧盟委员会在去年10月4日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原计划今年6月5日公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临时关税,与原有关税水平相比,提升幅度“令人震惊”,这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销往欧洲的成本将大幅提升。

而德国《明镜周刊》称,推迟决定是避免使有关问题成为选举的议题之一。本月17日,欧洲联盟轮值主席国瑞典宣布,新一届欧洲议会选举定于2024年6月6日至9日举行。这将是英国“脱欧”后的首场欧洲议会选举,被视为欧洲政治的“风向标”。尤其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今年的选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数。据法新社报道,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认为,6月9日的欧洲议会选举具有“历史意义”,将“可能被视为决定欧洲和平或战争的选举”。



欧洲议会选举将于6月9日举行(资料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董一凡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表示,所谓调查程序的最终结果的原定发布时间属于一个政治敏感期,而当前欧洲议会选举是欧洲未来五年政治生态构建的关键,经贸议题若成为选举焦点,可能使选举变得复杂,增加未来政治的不确定性。

欧盟态度审慎并非盲从美国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被认为是随美起舞的动作之一。面对性价比高、竞争力强的中国电动汽车,一些国家带着焦虑炮制“产能过剩论”,翻炒所谓“非市场政策和做法”来抹黑中国。美国于5月14日宣布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计算机芯片和医疗产品等一系列商品加征关税后,进一步游说欧盟对中国采取限制性措施。在近期举行的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就大肆渲染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呼吁欧洲采取措施确保“公平竞争”。



图为美国财长耶伦,她此前呼吁欧洲采取措施确保“公平竞争”

但在中欧经贸关系联系紧密的背景下,欧盟在作出征收关税的决定前,仍保持比较审慎的态度,并非简单盲从美国的施压。董一凡观察指出,对于欧盟来说,披露调查结果和作出决策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经贸问题,更需要仔细权衡各方利益,并把握好中美欧关系的微妙平衡。

面对欧盟“保护热情” 欧洲车企并不买账

面对美国抛过来的“橄榄枝”,不少欧盟成员国表达了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正如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在30日的记者会上所说,近期欧盟多个成员国、汽车产业界强烈反对欧方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避免影响中欧经贸合作大局。



商务部举行例行记者会(资料图)

在近日召开的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就表态称,贸易战只有输家,不可能有赢家。英国财政大臣亨特强调,“不让世界不小心陷入保护主义非常重要”。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长勒梅尔也表示,要避免与“法国的经济伙伴”中国发生任何形式的贸易战,“因为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不符合欧洲的利益,也不符合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利益”。

与此同时,对于欧盟将要采取的“贸易保护”举措,原本被期望“受益”的欧洲车企们却并不领情。本月早些时候,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直言,欧盟此举堪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米勒也曾警告称,额外关税等所谓反补贴措施并不能解决欧洲和德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相反,会迅速产生负面影响。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则呼吁欧盟下调对华电动车关税。法拉利首席执行官贝内代托·维尼亚日前也表示,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市场,对于本地车企来说是“良性竞争”。



图为准备出口的中国汽车(资料图)

可以看出,欧洲车企更多从企业自身利益和市场公平竞争的角度出发,关税作为保护主义措施,不利于中欧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也可能损害商业利益和创新动力。此前支持加强保护的车企也逐渐转向支持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和贸易往来,以构建产业互利格局。观察认为,这一态度反映了欧洲车企对市场环境的敏感和对未来合作前景的期待,也提示欧盟在贸易政策上需要更加审慎和平衡。

30日,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回答了相关问题,他说,希望欧方切实考虑各界关切,与中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照顾双方合理关切。中方将密切关注调查进展,并将坚决采取措施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若关税措施落地影响欧盟自身发展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2023年中国出口的120.3万辆新能源汽车中,欧洲占比达38%。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如果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会给中国向欧洲出口的汽车企业带来严重损失。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出口到欧洲的汽车实际上是由欧洲企业在华投资生产的,这一措施无疑将损害这些欧洲企业在华的经济利益。



2023年中国出口的120.3万辆新能源汽车中,欧洲占比达38%,图为新能源汽车告示

与此同时,欧盟一直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转型,曾推出“绿色新政”一揽子提案,树立了到2050年成为世界上首个“气候中和”大陆等目标。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华电动车产业征收关税可能拖慢其电动汽车的推广进程,也会使欧洲增加推动电动汽车绿色转型上的成本,拖缓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这不仅将对其自身的发展动力构成制约,更可能让其在追求气候承诺的道路上遭遇阻碍,使其努力成果大打折扣。

本文标签: 欧盟  中欧  美国  关税  中企  欧洲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