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列传(苏秦和张仪根本就不是同时代人)
根据《史记》的记载,苏秦与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弟子,一个是周人,另一个是魏人。苏秦曾以连衡之术游说秦惠王,声称秦国“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当时秦惠王才刚诛杀商鞅,觉得统一天下的时机尚未成熟,故而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于是,苏秦便改用合纵之术来游说赵国的奉阳君,劝其联合六国来抗秦,还是不被认可。苏秦便北走燕国,得到了燕文侯的赏识,在他的资助下,得以联络赵肃候、韩宣王、魏襄王、齐宣王和楚威王,促使六国合纵以拒秦。苏秦也被尊为从约长,佩六国相印,显赫一时。
十五年之后,犀首联络齐、魏攻伐赵国,导致合纵破裂,苏秦被迫离开赵国,继续追随燕易王。当时齐宣王讨伐燕国,取十城。苏秦为了燕国的利益而出使齐国,说服齐宣王归还侵地。在完成使命后,他又成功消除了燕易王的猜忌,受到宠信。后来因与太后私通而担心被诛杀,苏秦借口说要帮燕国提升地位,假装逃亡到齐国,成为齐宣王的客卿。宣王驾崩后,湣王继位,他因与齐国的大夫争宠,最终被刺客杀害。苏秦死后,其弟苏代与苏厉皆游走于燕齐之间,帮助燕昭王破灭齐国,报了旧日之仇。
从司马迁所写的《苏秦列传》来看,苏秦死于齐湣王年间(前301年之后)。而据《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死于秦武王二年(前309年)。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从时间上推算,苏秦至少比张仪晚了八年才离世,而《张仪列传》却说:“张仪既出,未去,闻苏秦死,乃说楚王”,又把苏秦的离世时间定在张仪之前,导致《苏秦列传》与《张仪列传》自相矛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苏秦与张仪究竟是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苏秦列传》漏洞百出,可信度不高
关于苏秦的记载散见于《史记》各处,我们先来做一个时间线的梳理。
《燕召公世家》说文候二十八年,苏秦第一次来到燕国,并得到资助,开始游说诸侯合纵。十一年后文候卒,易王继位,齐宣王趁燕国丧乱而取其十城。不久,在苏秦的游说下,宣王归还了燕国的土地。又过了十年,苏秦因与易王的母亲私通,害怕被杀害,故而以间谍的身份投奔齐国。又过两年,燕易王死去,其子燕王哙继位,苏秦也被齐人杀死。又过了三年,燕国大乱,齐湣王趁机伐燕,获得大胜。不久燕昭王继位,他励精图治,重用乐毅、邹衍,过了二十八年乐毅才率四国之师攻破齐国,逼迫齐湣王自尽。因此,从苏秦入燕到乐毅破齐,前后共有54年。
接着,我们查阅《史记·六国年表》,发现燕文候二十八年正是秦惠王四年,即公元前334年。《苏秦列传》和《战国策》都记载在入燕之前,苏秦曾对秦惠王说:“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然而《秦本纪》和《年表》都说,直到秦惠王九年,司马错才讨灭巴蜀,收其地为郡县,苏秦不应提前将巴蜀纳入“大王之国”中。
在游说赵肃侯时,苏秦甚至说:“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这也不符合秦惠王时期的战国局势。那时候秦国才刚完成商鞅变法,仅从魏国手中夺回河西之地。函谷关以东的国家里,齐国与楚国依然强大,前者威临三晋,后者吞并越国。秦惠王自己也说:“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为什么苏秦在游说六国时却把局势说成秦国马上就要统一天下了一样?其次,《苏秦列传》说当时赵国的国君还很年轻,他自称“寡人年少,立国日浅”。然而这也不符合实际,在秦惠王即位时,赵肃侯早已当政十几年了。《苏秦列传》里描述的反而让人觉得此处的赵王应是赵肃侯的孙子——赵惠文王。
细读苏秦游说六国的文字,我们发现它所描绘的更像是秦昭襄王统治时期(前306年—前251年)的战国局势。那时韩魏争相割地以事秦,而齐襄王在田单复国之后,也无力再与秦争帝;楚国在怀王之时备受秦国欺辱,燕国则在昭王与乐毅离去之后,再无作为。
司马迁在《苏秦列传》的末尾也说:“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可见,关于苏秦在秦惠王年间游说六国的内容可能是附会而来的。
《战国策》分不清苏秦与苏代的关系
《史记》说苏秦有两个弟弟,分别是苏代与苏厉。苏秦在燕王哙的时候就已死去,不久之后,苏代又与燕国的国相子之联姻,为了巩固子之的地位,他还劝燕王哙分权让位,结果导致燕国大乱,齐湣王趁机入侵,燕王与子之皆被杀死。燕昭王继位后,苏代便离开燕国,流亡在外。之后,他与燕昭王通信,得到了信任,重新回来帮助燕国对付齐国,并且见证了乐毅伐齐的历史。之后燕昭王又令苏代主持合纵,使得“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
司马迁把苏代认作苏秦的弟弟,这也是采纳了《战国策》的说法,并且认为在苏秦死去三十年之后,苏代依然活跃着。《战国策》虽然说苏秦是苏代的兄长,但在很多地方与《史记》不同。《史记》把苏秦的离世时间定在燕昭王登基之前,《战国策》则延后了不少。例如《齐策二》写苏秦与孟尝君对话,劝阻他不要入秦。孟尝君入秦发生在秦昭襄王八年(前299年),此时张仪早就离世了。而根据司马迁的说法,苏秦死在张仪之前,所以他在《孟尝君列传》中把苏秦改成了苏代。又如《战国策》说秦国派魏冉来齐国,请求互相尊称对方为帝,齐湣王便咨询苏秦的意见,苏秦劝湣王拒绝。秦、齐互相称帝发生在秦昭襄王十九年(前288年),此时张仪已离世二十年,故而司马迁在《田敬仲完世家》中又把苏秦改成了苏代。
根据《史记》和《战国策》的记载,我们知道在战国时期有两个“苏子”活跃在齐、燕之间。
第一个“苏子”出道于燕文公二十八年(前334年),死在张仪之前(前309年),活跃在秦惠王当政时期(前337年—公元前311)。这名苏子曾劝齐宣王归还十座城池给燕国,并且与燕易王的母亲私通,为此才逃到齐国去当间谍,最终死在齐国。《史记》认为这个人就是苏秦;第二个“苏子”出道于燕王哙当政的时候(前320年),他见证了乐毅伐齐的事(前284年)。这名苏子与子与联姻,并且鼓动燕王哙让位,导致国家混乱,一度被齐湣王征服。之后,苏子又重回燕国,帮助燕昭王在二十八年后完成复仇,攻破了齐国。苏子又重新主持合纵,使天下皆“宗苏氏”之从约。《史记》认为这个人是苏代,《战国策》则忽而说是苏秦,忽而又说是苏代。那么,究竟苏秦究竟是哪一个苏子呢?他真的与张仪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吗?这就得从更早的先秦史料中找答案了。
苏秦与苏代究竟谁更早?
苏秦生活的年代要比张仪晚不少
《史记》虽然把第二个“苏子”定为苏代,但先秦及西汉的子书中却指向苏秦。我们可以找到如下相关依据:
一、《孟子》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与张仪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他的书中从未提及苏秦,假如苏秦像《史记》说的那样,在张仪之前就已佩六国相印,或如《战国策》里写的“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那么,这样一个大丈夫何以被《孟子》所忽略?其中原因过于耐人寻味;
二、《荀子》说:“齐之苏秦,楚之州候,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荀子与第二个“苏子”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见证了乐毅伐齐之事。他把苏秦称为“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的“态臣”,认为齐湣王听信苏秦的巧说,才导致国破家亡。在这里,苏秦第一次与张仪并列;
三、《吕氏春秋》说:“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历史上田齐只灭亡了两次,第一次发生在乐毅伐齐的时候,第二次发生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时。《吕氏春秋》认为苏秦在齐国的第一次灭亡中扮演了恶来、唐鞅之类的角色,他加速了这个国家的覆灭。可见,第二个“苏子”应是苏秦,而不是苏代。
四、《淮南子》说:“苏秦善说而亡国”,倘若苏秦是第一个苏子,那么他在燕王哙的时候就已死去,并不曾经历过燕、齐两国的灭亡,也没有发挥过关键性的作用。
从这些片段大致可以推测出苏秦是第二个苏子,他与张仪的关系就像荀子之于孟子一样。孟子与张仪同一个时代,荀子与苏秦则晚了一辈。故而孟子不知有苏秦,荀子才将张、苏二人并列。苏秦是一个辩客,他与子之勾结,浊乱朝政,导致燕国一度被齐湣王灭亡;后来他又辅佐燕昭王,作为间谍出使齐国,迷惑齐湣王,为乐毅灭齐做了准备,所以他才被荀子称为“用则必死”的态臣。
张仪与苏秦的辈分类似于孟子与荀子
战国时期为什么会有两个“苏子”?
马王堆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收录了许多篇苏秦的书信,虽然已是残篇断简,但里面提到的许多史实都可以证明苏秦生活的年代要晚于孟子和张仪,大致与荀子同一时期。
书信中屡次提到奉阳君李兑,可知苏秦是在赵惠文王时才入赵的,比《史记》说的赵肃侯晚了近三十年。他的使命也不是为了合纵六国,而是要帮助燕国离间齐、赵之间的关系。苏秦在给燕王的信中说:“燕齐之恶也久矣......臣之计曰:齐必为燕大患,臣循用于齐,大者可以使齐毋谋燕,次可以恶齐赵之交,以便王之大事。”可见,苏秦是一个为燕国服务的间谍,并非佩六国相印的“大丈夫”。他的目的在于恶化齐国的邦交环境,孤立这个敌国,为乐毅率五国之师伐齐做准备。在给齐王的信中,苏秦极力挑拨说:“伤齐者必赵”,还劝齐湣王灭亡宋国以激怒诸侯。由此可见苏秦生活的年代要比张仪晚了几十年。
在《史记》的本纪与世家中,除了《燕世家》和《楚世家》外,并无关于苏秦的记载。各国的世家也没有说在哪年因苏秦的游说而参与合纵,所以苏秦佩六国相印的传说可信度并不高。而有关于张仪的事迹,除了本传之外,还见于《秦本纪》、《楚世家》、《韩世家》、《魏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比较充足。这不得不令人怀疑,那个在张仪之前就佩六国相印的“苏子”究竟是否真实存在?还是像文中子一样,只是一场造神运动的结果?
三国史学家谯周曾说:“秦兄弟五人,秦最少。兄代,代弟厉及辟、鹄,并为游说之士”,与张仪同时的是否是苏代,是不是《史记》张冠李戴,颠倒了苏秦与苏代的关系?对此,因史料匮乏,我们一无所知。但基本可以确信,苏秦生活的年代应比张仪略晚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