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网红店“横扫”香港:本地3万家餐饮店,快被打懵了!

社会热点2024-01-29 18:22:14未知

内地网红店“横扫”香港:本地3万家餐饮店,快被打懵了!

曾经,香港是内地人的购物天堂。

2018年,是香港消费行业最辉煌的时期。那年内地访港旅客,高达5103万人次。

内地消费者把香港的奢侈品、化妆品以及婴幼儿奶粉扫荡一空,以至于当地出台了限购令。

如今,形势逆转,内地成了香港人的消费天堂。

尤其是深圳,仿佛是香港人的淄博,每逢周末就挤满了香港人。



深圳的周末挤满入深的香港人

有些香港的巴士公司专门开设一条新的巴士线,直达深圳的网红超市,带他们抢购。



香港专门开设巴士线直达深圳网红超市

“为了让香港同胞们玩得好,现在都少出门了。”深圳当地人觉悟颇高。

香港人的热情,让不少内地品牌都动起了南下香港的心思。

蜜雪冰城、杨国福麻辣烫、太二酸菜鱼、木屋烧烤、猫抓烤肉……这几年纷纷进入港澳开店。



内地网红店纷纷进入港澳开店

而且几乎每家,都被香港人捧成了网红店,大排长龙。



内地网红店在香港的分店受欢迎

这其中,广东品牌近水楼台先得月,占了大多数。媒体统计,去年进入港澳开店的18家餐饮品牌中,有10家的总部位于广州、深圳。

面对这一变化,有人欢喜有人愁。

香港人民终于能换换口味了,香港商家快被卷麻了。



香港人追内地产品,

比当年内地人追港货还疯狂

年关难过,可能将是香港商家真实的经营写照。

第一个暴击是,买奢侈品像买白菜一样的内地游客,现在数量锐减。

曾经被挤爆的上水药房,如今门可罗雀,一大半的店铺都关门了。



香港曾经被挤爆的上水药房门可罗雀

SASA和卓悦等老牌百货公司,也在下坡路狂奔,有的已经到了卖楼求生的地步。

同时过去火爆的香港代购生意,也被海南免税店、内地购物中心品牌店和进口跨境电商平台,挤到没剩多少生存空间了。

当地商家失意背后,藏着一个略显惨淡的数据。

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1月13日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年访港内地旅客约2700万人次,比2018年减少了近一半。

雪上加霜的是,港人在本地的消费热情也在大幅降温。

比如2023年平安夜当天,香港餐饮销售总额同比下降了超过一成。

但港人的消费热情不是消失了,而是转移了。

他们把目光,望向了北方。

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最新数据,2023年全年香港居民约有5300万人次北上。历史罕见地大幅反超了访港内地旅客的人次。按照香港750万人口计算,2023年平均每个香港人至少进入内地7次。

其实在此之前,为了刺激港人消费,香港大费周章砸出“留港消费”计划,可谓下足了血本。

比如大搞夜经济。

举办暌违五年的国庆烟花汇演,免费开放多个文旅设施,让1750间餐馆提供七折优惠,全港戏院半价看电影,小孩免费坐地铁......

香港官方还想了很有噱头的名字:“香港夜缤纷”,要再造一个夜香港。

不过港人用行动表明:现在,他们对内地产品爱得更加深沉。

特别是在饮食方面,他们好似在广东发现了新大陆,根本停不下探索的脚步和掏现金的双手。



深圳商家把现金支付当成“招牌”

每逢节假日,深圳的奶茶店、网红店,都要排出大长队。



深圳的网红店排出大长队

他们还掀起了一股“反向代购”的风潮。

在深圳地铁4号线上,随处可见喜茶、鲍师傅、KUMO KUMO、一点点的购物袋。



深圳到香港的地铁上出现很多代购的糕点

除了餐饮店,山姆、Costco等网红超市同样被攻占。1月12日,Costco深圳会员店在龙华区正式营业,数千人排队进场,出动了600名警力维持秩序。据Costco龙华店透露,他们开出超过13万张会员卡,其中10%是由香港人办理的。



Costco深圳会员店开业数千人排队进场

此消彼长,香港消费者在广东那边花钱花痛快了,香港本地商家只有眼馋的份儿。

但让商家们寒心的,不仅仅是港人在家抠抠搜搜、在外大手大脚的行为。

商家们自己,也在主场阵地被内地同行们打得节节败退。



到香港扎堆开店!

它们让当地商家哭得更惨了

港人对内地品牌有了很高的认可度,内地品牌做出了一个礼尚往来的举动——南下香港!

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仅仅是在2023年,就共有17个餐饮品牌在香港开出首家门店。



和府捞面在香港开店

这些在内地卷得累死累活的品牌,到了香港却有了天高任鸟飞的畅快感。

比如蜜雪冰城在香港的首家门店,还没开业就成了网红打卡地,不少人围绕在装修围挡拍照。



蜜雪冰城在香港的首家门店成网红打卡地

虽然雪王在香港的售价,比起内地整体要贵了近一倍,但在动辄一杯奶茶卖32港元以上的香港,性价比依旧秒杀。

因此到了正式开业那天,最高峰时,排队人数多达60人。



蜜雪冰城开业时店内挤满排队的人

在香港,如此盛况不是第一次上演了。

在2018年,香港第一家喜茶正式开业时,更是有300多人在排队,几乎排满半个楼层的位置。

只不过彼时的喜茶仍是排队王,此景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

反倒是在2023年,一些内地消费者根本不会去排队、甚至看不上的品牌,居然也在香港大受欢迎,才真正让人感受到内地品牌在红海中卷出来的战斗力。

杨国福麻辣烫就是一个例子。

去年9月,杨国福在繁华的中环开出了香港首家分店,价格是19.8港元/100克,成人要想吃饱可能得花上百港元。

即便如此,在开业首日,还是有一群人排队等着尝鲜。



杨国福麻辣烫在香港受欢迎

同月,内地“国民早餐”三津汤包也在香港正式开业,开创了中国内地汤包品牌入驻香港的先例。



内地“国民早餐”三津汤包入驻香港

这些知名度或高或低、口碑或好或坏的内地品牌,在香港都有同样的待遇:排队、排队、排队。



香港市民排队吃湖南菜

因此,有媒体甚至把香港比作是“内地餐饮的天堂”。

实际上,香港餐饮行业绝非天堂,其内卷程度不亚于内地。

香港被誉为“世界美食之都”,有超过3万家餐饮店,港人对吃的要求不亚于老广。

内卷之下,不少香港本地餐饮店的日子都不好过。

莲香楼、以及曾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食府”之称的珍宝海鲜坊相继关门,翠华、大快活、太兴等香港餐厅也举步维艰。



众多香港餐厅相继关门

为何内地品牌反而吃香,真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真实原因不是内地品牌比香港同行的口味更好,更可能的原因是:差异化。

例如,香港一直流行的餐饮多为日、韩、东南亚菜及西餐,川湘菜系相对匮乏或不够地道。

所以不少港人对太二酸菜鱼、农耕记有着浓厚的兴趣。

据说受当地顾客的热情感染,太二还将在今年斥巨资在香港再开设4家分店。

再看其他在港深受欢迎的内地品牌,以及准备进军香港开店的内地品牌,同样主打一个“港无我有”的特色。

比如手打柠檬茶的两大品牌林里和林香柠,以及现制酸奶品牌茉酸奶都已经在香港扎根。这些才兴起不久的品牌,带着新品类赴港,让当地人很是好奇。



内地网红饮品店入驻香港

鲍师傅、张亮麻辣烫、费大厨等品牌,也都透露要奔赴香港。



鲍师傅创办人透露要奔赴香港

有一些品牌的野心更大,准备以香港为跳板,开拓国际市场。



“反向输出”,全靠低价?

内地品牌来势汹汹,逼得香港当地商家不得不变。

“酱香拿铁”火了之后,香港湾仔海滨艺游坊一家摊档有样学样,推出了“酱香豆浆”。

还有一家茶餐厅直接推出“茅台咖啡”,一杯61港元。



香港茶餐厅直接推出“茅台咖啡”

过去港人只能去深圳才能吃到的椰子鸡、小龙虾、新茶饮、中式烘焙等品类,香港当地商家也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做好了。

就连烂大街的打卡风,都被他们学了去。


烂大街的打卡风也出现在香港

但如果只是亦步亦趋地学表面,它们恐怕很难阻挡内地品牌在香港继续做大做强。

更值得学的是如何做性价比,背后牵扯到的是供应链实力。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蜜雪冰城在供应链上的布局,包括店里的原料、吸管、垃圾桶等,事无巨细地一手抓。

其他内地品牌,也大多不是贸然进军香港。

比如林里在佛山投资了3000平工厂,探鱼在珠海建立了潮汐活水自养殖基地、在广州建了中央厨房等。

反面例子则是像喜茶、奈雪的茶、杨国福麻辣烫等没能力做到高性价比的品牌,在最初的开业火爆后,尝鲜后的港人很快失去了兴趣,以至于奈雪的茶如今在香港只剩下一家门店。


奈雪的茶在香港只剩下一家门店

比起性价比,学习如何品类创新的难度甚至更大。

一个在香港的资深餐饮人说:“过去三年,是内地竞争最激烈的三年,在竞争中也促进了多个品类的创新,无论是奶茶还是餐饮,都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但香港的餐饮行业几乎是停滞状态。”

内地奶茶市场卷得肉眼可见,内地烘焙市场的竞争程度也不遑多让。

这些年,连许多网红烘焙店都难以为继。“克里斯汀”全线闭店,“牛角村”破产清算,“虎头局”和“墨茉点心局”,一个破产倒闭,一个退出浙江市场。



“墨茉点心局”在内地销售惨淡

但同时,内地市场快到变态的新陈代谢速度,也催生出了许多创意烘焙产品,包括虎皮卷、肉松卷、芋泥盒子、千层蛋糕、板栗饼、麻薯。

反观香港,这么多年霸榜推荐榜的点心,来来回回还是菠萝包……



香港菠萝包霸榜推荐榜

归根结底,内地品牌、产品和文化能“反向输出”到香港,表面是靠低价、网红店流量,实际是靠性价比和创新能力。

这些的关键,则是双方的市场环境使然。

能做到物美价廉还有创意,都是被逼出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标签: 香港  广州  广东  深圳  港澳  餐饮店  网红店  餐饮行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