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恳谈会现场,市委书记要求“要说到做到!”

社会热点2023-12-03 22:58:49未知

政商恳谈会现场,市委书记要求“要说到做到!”

“还是老规矩,表扬的话少讲或不讲,介绍企业的话简要讲,重点具体讲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对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长合区发展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讲问题要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血见得多一点也没关系,不要怕我们痛!”

12月2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政商恳谈会上,宣城市委书记李中开宗明义,与12位企业家交心。

这是今年宣城举办的第12期政商恳谈会。去年12月,李中任宣城市委书记,今年年初宣城出炉惠企“十八条”,创新之举第一条就是建立政商恳谈会机制。

从1月7日第1期开始,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宣城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企业代表面对面,企业家坦诚讲问题、谈困难,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予以回应,明确解决问题方案和时间表。一年过去,政商恳谈会已经成为宣城有力提升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品牌。


12月2日,宣城第12期政商恳谈会召开。

“政事儿”在恳谈会现场注意到,面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宣城市委书记李中不时询问细节,相关单位答复后,他多次现场追问,并要求“要说到做到!”

长三角版图上,宣城位于地理中心,是安徽唯一同时与浙江、江苏交界的地级市,森林覆盖率接近60%。今年前三季度,宣城营商环境考评稳居全省前4,安徽省委书记韩俊指示安徽省委政研室(改革办)专程到宣城调研总结营商环境工作,指出宣城地域“最近浙江”、环境“最似浙江”。

现场:市委书记追问“有没有具体方案?什么时候能办结?”

12月2日上午九点不到,李中走进宣城宾馆新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与12位企业家一一握手、交流,即恳谈开始,12位企业家依次反映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这12家企业既有民营企业,也有国有企业;既有外市企业,也有本土企业;既有龙头企业,也有新兴企业;既有企业家主动报名的,也有市直部门邀请的。

新典精密机械(宣城)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8月,占地50亩,建设宣州经开区年产200台数控磨床项目,目前二期购置新地新建生产车间及办公楼等设施。总经理李年强提出的诉求之一就是希望政府能够协调林地及土地报批工作,达成春节前供地,让产业基地尽早开工建设、投产达效。

宣州区委书记俞志刚对此回复,“这个项目是区主导产业项目,我们一直在积极和市林业局跟进。目前产业园有70多亩林地要素保障在报批,恳请市林业局能帮我们优先争取到12月5日这一批次的供地。”市林业局答复后,李中又扭头转向了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来看,有两家企业提出了需求,可行性报告已经过评审,下一步我们加强对接,年底前办结没问题。”“‘没问题’,这三个字一字千金!”李中说。

弗拉雷萨智能装备(安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今年10月落户宣城宣州片区,目前租赁场地,下一步有自建厂房计划,准备把总部搬过来。公司总经理吴柳青希望为长河区设置产业基金,通过基金有效运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我们对耗能和污染企业,守得死死的。对满足环保标准、投资条件、能把总部搬过来的企业,我们都全力支持!”李中介绍,宣城高度重视发展产业基金,基金发展步入快车道,去年7月宣城产业链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正式注册,基金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6亿元,由市直、宣城经开区及各县市区共同出资,委托市国控集团作为受托管理人,主要投向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和其他重点产业。


宣城市委书记李中现场回复企业家的问题。

“宣城产业基金增长势头迅猛、总量在放大,完全可以满足大家需求。我反而关心有没有那么多好企业可以投?来投资的企业符不符合投资标准?只要符合条件,我们都可以满足大家,希望总部能搬到宣城的企业尽快搬到宣城来!”李中发出邀请。

安徽林洪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宣城郎溪片区,公司一期项目原嫁接的148亩土地未使用完,二期新建厂房横跨一期剩余用地和二期用地,但因为报批红线偏移,导致不动产证无法办理。董事长张岳洪提出,希望将一期、二期已办理的土地证按照新建厂房实际占地情况进行分割重组,之后办理不动产证,方便企业后期进行有效融资。

对此,郎溪县县长洪琳坦言,“这是我们政府的责任。过去测量出现问题,近日在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帮助下已经将坐标进行纠正。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之内将这些问题解决,同时帮助企业把不动产证办好,送到您公司去。”李中听了强调,“那就是下周五要送去!”

安徽鑫蓝海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平表示,希望政府能给予人才等方面更多的政策支持。在相关负责人给出答复后,李中对李建平说,“我们有重点产业企业人才安居政策,其中博士生免费送100平方米的房子,这个政策简单粗暴,周边城市也没有。但我们还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你再列一个详细清单,在用地、用能、用人等方面还需要提供什么样的优惠政策,政策幅度到哪个程度,我们照着清单来研究。”

李中对参会的委办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在研究制定政策时要适度超前,既不能想当然也不能闭目造车,要根据企业需求和宣城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吸纳企业参与其中,这样的政策才真正管用、实用。”

“政事儿”现场注意到,这场恳谈会持续了三个小时,没有官话套话,企业发言直奔企业难题,相关单位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李中边听、边记、边深入了解情况,与相关县市区及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一一研究问题解决办法和建议转化落实举措。

对于相关单位的答复,李中会追问,“问题症结在哪里?有没有具体方案?什么时候能办结?有没有时间表?……”企业家得到答复后,李中还会询问,“您还有什么问题?您看这样可以吗?”对于不能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他也会解释原因,寻求企业家理解。

初衷:就是要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十年间,宣城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从9.59万户增加到近30万户,其中民营企业数从1.58万户增加到6.2万户,平均每8个人就有一个老板,每40人就有一家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宣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支撑。

“只要是企业提出来的事,都要千方百计办好;只要是对企业承诺的事,都要百分之百兑现;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我们即使十分为难、冒着风险也要干成。要在做好风险研判防控基础上,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李中说,年初定下的目标可以说基本做到了。

今年1月7日,宣城首场政商恳谈会举行,来自全市22位企业家直言困难问题。此次会议确定,每个月第一个星期六,宣城都将定时定点举办恳谈会,形成常态化、制度化,以最大力度为企业发展扫除障碍,政企一心,共同推动宣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对于会议形式,李中认为,“恳谈会不同于常规会议,双方就像家人一样面对面沟通,大家可以向我们吐槽,向我们建议,甚至向我们举报。讲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讲表扬的话,就是真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批评,共同为宣城发展‘把脉问诊’。”

李中在现场还公布了市委总值班室、市政府总值班室号码,安排专人7*24小时接听企业电话,了解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困难,彰显出宣城市委、市政府尊企、重企、爱企、护企的鲜明态度。

恳谈会前一周,预告在媒体公示,让更多的企业家知晓、报名。参会的企业,既有龙头企业,也有本地成长型企业、新落户招引企业。既有重点工业企业,也有服务业、农业企业,目的是为了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广大企业最需解决的个性、共性问题。

“政事儿”注意到,为了确保恳谈会开出实效,宣城不断优化开会办法,精简参会企业数量,确定恳谈主题,让企业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更充分反映情况。

李中介绍,恳谈机制逐步优化。从一开始的大呼隆到后来分领域、分专题,从单一的会上恳谈到会下拍摄暗访片,从单纯解决企业问题到政企深度交流产业发展,政商恳谈会的平台功能更加系统、更加健全。

恳谈质效逐步提升。参会企业从一开始的客客气气、吞吞吐吐,到后来直截了当、直奔主题,可见广大企业对政商恳谈会还比较认可,觉得来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有事去恳谈”成了企业的时髦话。

恳谈后怎么落实?宣城对实时回应企业诉求打出“组合拳”:建立健全“企业点单、政府接单、督查跟单、办结消单”全程跟踪、闭环管理模式,建立“123”企业诉求督办反馈机制,即第1天反馈问题,第2天交办相关部门或县市区,第3天向企业反馈解决问题情况或解决方式、路径,原则上1个月内办结且能快则快,按季度跟踪回访办理情况,防止反弹。

3月4日,在宣城第三次政商恳谈会上,安徽翔楼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国兴表达心声,希望政府帮助加快推进一期项目建设。会后,宣州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上门走访企业,随后,宣城高新区管委会帮助安徽翔楼新材料有限公司代为办理临时施工许可证,同时积极指导企业收集办理施工许可的相关材料,协调解决企业临时办公用房等问题。

“执行力太强了!开工建设的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多月。”张国兴感慨,“我们是苏州的企业,宣城的招商政策和营商环境深深吸引了我们前来投资办厂,高新区又给了将近300亩的土地,我们将会加大投资力度,把公司经营得更加出色。”

“企业来宣城,拿得是‘真金白银’、拼得是身家性命,没有大的难处是不会找政府的。从今年以来恳谈情况看,企业反映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合理的。我们办恳谈会的初衷就是要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李中说。


图为宣城市的全景

成效:言必行、行必果,树立了政商恳谈的信誉度和美誉度

一年举办12期,宣城市领导先后与140家企业家面对面恳谈,逐个儿研究249个具体问题,涉及土地、能源、金融等要素保障以及人才引进、企业用工、市场准入等多方面需求。李中表示,前11期政商恳谈会反映问题228个,截至目前已办结222个,办结率97.4%。

“恳谈不是‘作秀’,而是要‘作为’”、“‘为企业办事,既要解释更要解决、既要笑脸更要效能、既要到场更要到位’。企业的眼睛是雪亮的,没有‘解决、效能、到位’,‘解释、笑脸、到场’就是‘假把式’。”谈及过去几期恳谈时的承诺,李中总结,“一年来我们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这也树立了政商恳谈的信誉度和美誉度。”

除了推进政商恳谈面对面,宣城还推进政策落地面对面、推进要素保障面对面、推进疏堵解难面对面,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着力当好企业需要的“及时雨”、欢迎的“店小二”、发展的“合伙人”。

针对企业集中反映的土地水电气等要素保障问题,宣城为民营企业项目用地开辟了绿色通道,截至日前,已连续召开42期土地要素保障会商会,集中会商研究了华晟新能源公司高效异质结11GW电池8GW组件智能制造项目等81个项目的土地要素保障事项。针对困扰企业的招工难、人才缺,宣城创新推出“引人才送住房”政策,赠送产权住房27套。

今年4月起,宣城组织开展为企服务专项行动,实现了全市2154户规上企业全覆盖。针对企业对惠企政策“找不到、读不懂、不会办、往返跑”等问题,聘请中介机构根据企业类型、生产经营情况和项目实施规划等,出具“一企一策”专项规划建议书,逐条逐项梳理帮助中小企业申请优惠政策。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梳理企业可申报项目2108个,帮助企业争取项目1512个、获得奖补资金3.2亿元。10月底,宣城将“宣城企业家日”调整为每年11月1日,聘任10位企业家为民营经济发展顾问。

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宣城招大引强取得历史性突破,100亿元以上项目5个、50亿至100亿元项目8个,20亿元以上项目31个,为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积蓄了后劲。

未来:推心置腹,让更多企业敢说话、想说话、说真话

“政事儿”在恳谈会现场看到,面对企业的困难没有解决,一些领导坐不住了。李中认为,恳谈会其实也锻炼了宣城各级干部抓发展、抓营商环境建设的能力,锤炼了过硬作风。

“企业来反映问题,就会引起相关部门警示,对推动解决全市面上工作有很大促进作用。如果一个地方老是倒逼企业来反映问题,县市区的领导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不作为、乱作为?有类似情况,我们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欢迎大家举报。”李中说。

宣城政商恳谈会从第1期走向第12期,从尝试探索走向成熟成为宣城品牌,李中用四个关键词阐述“政商恳谈会”机制。

政商恳谈首要在“政”,要把营商环境作为宝贵要素。这个要素资源怎么激发,形象地讲,党委政府是“主动轮”,企业是“从动轮”。要增强主体意识、主动意识、主导意识。恳谈主责在党委政府,党委政府不提出来和企业家恳谈,企业家来那就叫上访或拜访,党委政府就是被动接访。所以我们要把过去“企业要我服务”变成“我要为企业服务”;不是等着企业来上门求我办事,是我们要主动去问企业“你还有没有困难、有啥事需要我办”;不是我们高高在上等你来,而是我们要放低姿态主动走近问需求。

政商恳谈目的在“商”,要把解决问题作为贯穿始终的主题主线。要多换位思考,要多排忧解难,要多送“雪中炭”、多下“及时雨”、多解“燃眉急”,以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支持企业增强信心、渡过难关、轻装上阵、大胆发展。要多倾听呼声。坚持把企业的每一次呼声,都作为政府服务的方向,顺着企业“呼声”去找问题、查漏洞、想办法,举一反三地做好为企服务工作。

政商恳谈关键在“恳”,要把以诚相待、双向奔赴作为必要条件。“恳”是恳切、诚恳,既是工作态度,也是工作要求。要平等相待、言出必行,发自内心地尊重企业家、淡化“官本位”,不居高临下,当好“店小二”。

政商恳谈方式在“谈”,要把向企业问难问计问效作为主要内容。政商恳谈就是“把最能解决问题的人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到一起,“谈”出阻碍发展的症结,“谈”出打通堵点的良方,“谈”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谈”出宣城未来发展更加光明的未来。

李中表示,接下来,宣城政商恳谈的范围可以再扩大,多一些不请自来,少一点精心安排;谈的形式可以再灵活,会议式、沙龙式、研讨式可以尝试,营造各抒己见、推心置腹的轻松感,让更多企业敢说话、想说话、说真话。谈的地点可以再多样,可以下县区、进园区、入厂区,多一些现场办公,直击发展难点、痛点和堵点,解决最关键、最急迫的问题;谈的结果可以再应用,在媒体刊登政商恳谈会重难点事项办理情况,组织企业家评选正面、反面典型案例,让企业给部门颁奖,把压力传导到一线。

“政事儿”(xjbzse)撰稿/ 何强 校对 赵琳 受访者供图

本文标签: 宣城  李建平  张国兴  政商恳谈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