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丰教授罪名全部撤销,更显示出坎贝尔之言的荒谬!

社会热点2024-07-14 16:38:46未知

陶丰教授罪名全部撤销,更显示出坎贝尔之言的荒谬!

心怀未来,心怀天下,我们才能不被坎贝尔之流可能的种族主义言辞带歪了,也能在一旦被一些西方势力所可能伤害之际,有足够的耐心与定力周旋,相信正义必胜!

文 | 海上客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不算小官儿了呢!好歹是美国国务院的“二号人物”,排名只在国务卿布林肯之下。

最近,此君说了什么?


美国国务院的“二号人物”坎贝尔

他说,“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美国应该欢迎更多中国留学生来美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而不是粒子物理等自然科学技术”。

这真是一种笑话了。

1

中国留学生赴美,当然可以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

比如希腊、罗马文明如何传承到美洲大陆;

比如欧洲人抵达美洲大陆以后,是如何对美洲原住民进行种族屠杀;

哪怕读读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我们知道美国也传承了不少英国文艺;

或者读读霍桑的《红字》,或者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总感觉,这些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包括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从费城到纽约到华盛顿的种种革命历史,都能让中国留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反正是有所裨益的。

但 中国人赴美,为什么就不能读自然科学?

这是不是种族歧视?

坎贝尔就是如此双标的吗?说好的种族平等,哦,这就不干啦?坎贝尔这话,符不符合美国的政治正确?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频繁对中国留学生实施打压限制,以及无端滋扰、盘查、遣返 图:中国日报

坎贝尔的话,对印度学生也是一种习惯性伤害。其称,在希望中国学生到美国学文科的同时,希望印度学生到美国学理科。

怎么,诞生了《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的国度,学子连文学和社会科学都没法学,只能去学理科?这到底是高看印度学子,还是更为看低了呢?

海叔要说,坎贝尔看似号称本着所谓“美国国家安全”的理念,在作如此说。实际上,是完全不加掩饰的宣扬种族主义!

哪国人、哪个种族学习什么学科,需要美国国务院的高级外交官来一一点出希冀,这本身显示了美国一些人种族主义者的底色!

如果不是种族主义者,那么,是不是该欢迎所有国度、种族的学子报考美国各大学的各个专业?

2

除了种族主义问题以外,坎贝尔又在害怕什么?

美国不是“地球第一”吗?难道害怕中国留学生跑到美国来学习理工科专业,而感觉美国的社会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于是学成之后回到中国报效,而根本不管美国院校、老师的栽培?

显然,中国留学生中,这样的人绝少!

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逐渐地,两国在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高度融合。特别是在科技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赴美深造后逐渐成长为美国科学界的大咖。


堪萨斯大学前教授陶丰的妻子2022年3月呼吁对自己的丈夫进行公平审判

而坎贝尔的话,不仅伤害了中国人,包括伤害到想要赴美深造或者已经赴美深造的中国留学生,更伤害到一些美籍华裔!

7月11日,位于丹佛的美国第十巡回上诉法院以2-1的投票认定,堪萨斯大学前教授陶丰无罪。

而陶丰就是美国联邦政府此前所谓“中国行动计划”这场猎巫行动的受害者。身为华裔,他无端遭到指控,不仅丢失了堪萨斯大学的教职,且学术生涯也被生生打断。

此所谓“中国行动计划”,导致数百名华裔科学家受到牵连,包括陈霞芬、郗小星、陈刚和胡安明等,他们有的被错误起诉,有的被判无罪。折腾了好些年,美国得到了什么?难道被这一“中国行动计划”伤害最大的不是美国吗?

这些华裔科学家,绝大多数是美国公民好不好!


堪萨斯大学前教授陶丰

尽管出生在中国,可早已身为美国公民的陶丰,难道不是在为美国工作?

如此看来,美国的所谓“中国行动计划”,难道不是搬起石头猛砸自己的脚?谁痛谁知道!

另一方面,数据说话——

截至2022年,在美的中国留学生总数近29万人,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其中约四成中国留学生选择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专业。在2020年美国高校授予的34000个科学/工程学博士学位中,17%被授予中国留学生——是排名第二的印度留学生的3倍。另据统计,其中九成中国籍博士生在毕业后会选择留美工作至少5年。

可以说,中国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美国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

坎贝尔等人究竟是在害怕什么呢?

是害怕美国科技进步速度太快,还是害怕中国的科技逆袭吗?

如果是后者,海叔要说,坎贝尔最好明白中国有这么一句俗语——

怕什么,来什么!

你越是对华封锁,中国越有可能拿出一些像样的逆袭之品。一个例子就是载人航天领域。当美国明确拒绝中国参与之后,中国人自己奋斗出了后来的局面。不知道美国航天界是否有人会后悔,会感觉国际合作实际上也是保持美国优势的一种办法。

老是藏着掖着,坎贝尔这意思是美国正在衰退呗?他那话说的,反正一点儿也不美国!

3

我们该怎么做?

海叔感觉,还是要改革开放。

反正就是——天下英才,愿意到中国来发展的,咱一律欢迎,并希望各国科学家在中国能与中国的科学家、高校等等擦出各种火花。

同时,中国的各大高校,也该更好发展。

7月10日,四川大学发布的一则公示,令人感觉颇有意蕴。其宣布,拟申报一个新专业:生物质技术与工程;拟预备案若干专业,其中包括中国古典学、智能信息工程等;同时,拟撤销音乐学、表演、动画、保险学、广播电视学等三十余个专业。

这样的专业调整,显示了川大自身做强一些优势学科,同时对自身并不具有优势的学科、专业设置,或者为学术发展或市场所淘汰的学科,进行主动摈弃。


华理商学院“新时代下的人才需求及核心能力构建”论坛

海叔还注意到,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科创MBA发布暨产教融合基地签约之际,华理研究生院院长杜文莉所作发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国家重大战略及行业前沿人才培养需求,需要的是培养“具备应对复杂商业环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产教融合则是培养未来领袖的孵化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还能为企业输送创新思维,从而实现校企共赢,助力国家创新发展。

此言扩大到全球化领域,中国的高校也好,前往海外留学、访学之士也好,除了怀有家国之心以外,如何怀有创新思维,在复杂的国际商业环境甚至更复杂的国际地缘环境中,成就一番事业?这其实是我国一些学人该站在全人类高度去思考的一道命题。

心怀未来,心怀天下,我们才能不被坎贝尔之流可能的种族主义言辞带歪了,也能在一旦被一些西方势力所可能伤害之际,有足够的耐心与定力周旋,相信正义必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