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分布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的中西部,由8个景区组成。泰山拔地通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以古老的泰山岩群、漫长的地质历史、复杂的构造运动、典型的地质遗迹而被中外地质学家所瞩目。泰山精神崇高,文化灿烂。它将人类文化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完整地保存了一幅绚丽的起始于太古代,贯穿至当代文明的自然与文化长卷,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冕冠一之地,成为中外著名的旅游胜地。
红门景区 以红门宫为中心。该景区集中了众多珍贵的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地质遗迹有“桶状构造”、三潭叠瀑、双层谷地貌、柱状节理形成的万笏朝天、王母池的裂隙泉、经石峪石英闪长岩与长英质脉的交切关系、中天门岩体中望府山岩体残余包裹体、中天门岩体侵入傲徕山岩体的接触关系、虎山中粗粒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露头、晚寒武世的标准化石之一——三叶虫化石等;人文景观有岱庙、孔子登临处、红门宫、斗母宫、壶天阁以及经石峪、醉心石等地质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经典之作。该景区是泰山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辉绿玢岩中发育的“桶状构造”更是国内外罕见,为公园地学研究上的一朵奇葩。
中天门景区 位于泰山传统登封御道的中部,也是与西部游览路线的交汇处。景区内以中天门断裂、云步桥断裂、黑龙潭瀑布、大众桥岩体与普照寺岩体的穿插关系等独特的地质遗迹为特色,球形风化作用遗迹也很丰富。景区内的自然景观与三阳观、五贤祠、中天门、云步桥等人文景观和谐统一,构成了地质遗迹内涵深刻、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的景区。
南天门景区 集中了众多珍贵的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在众多典型的地质遗迹中,除了久负盛名的仙人桥、构造节理、极顶石、拱北石和玉皇顶岩体之外,在天街还可见到条带状望府山岩体,在瞻鲁台附近可以看到岩脉的穿插等。景区内地质遗迹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是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所在。
后石坞景区 自古就被称作岱阴第一洞天。景区内以石河、石海、天烛峰以及苍松古柏为特色,地质遗迹和自然景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里奇峰耸秀,怪石嶙峋,峰险谷深,旷远清幽,古松遍布。微风吹来,松涛阵阵,飘飘欲仙。沿独足盘攀登,行愈远,路愈险,山愈奇,景愈胜。
桃花峪景区 位于泰山西北麓,上段为桃花源,下段为桃花峪,全长十余千米。桃花峪是一条近北西向的山谷,是由于两条断裂而形成的。约1.5亿年前,在近东西向挤压力的作用下,以老的断裂为基础,经过多期活动,形成了桃花峪的雏形。后又经过山体抬升,在长期流水的侵蚀作用下,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桃花峪。这里的主要地质遗迹景观有翠屏山、笔架山、黄石崖和一线天,还有龙湾、钓鱼台、一线泉和彩石溪等,现已开设观光索道,从景区可直达岱顶。该景区奇峰垒列,千潭叠瀑,竹林葱翠,与泰山之“雄”相映成趣,其特色颇具南国之“秀”。青山碧翠,溪水潺潺,景色宜人,成为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和休闲旅游胜地。
大津口乡 位于泰山东麓,总面积64 平方千米,辖9个行政村,人口1.5 万余人。2017年,大津口乡自愿加入泰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现隶属于泰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自加入地质公园后,大津口乡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转变,通过与泰山世界地质公园深度融合发展地学旅游,其中,沙岭村51户村民通过养殖珍贵的赤鳞鱼,摘掉了贫穷的帽子。
下港镇 地处泰山东麓 全镇总面积155 平方千米,辖4 个管理区,34 个行政村,总人口 4.2 万人。下港镇生态资源丰富,以发展特色农业著称,尤以板栗生产驰名中外。2017年,下港镇申请加入泰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现隶属于泰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自2017年以来,下港村与地质公园合作建设“美丽乡村、绿色村庄”大力发展地学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助力本地板栗生产企业与地质公园建立合作伙伴,截止2018年5月,已帮扶贫困户362 户、1086人。
黄前镇 位于泰山东部,总面积105 平方千米,辖29 个村,总人口3.33 万人。黄前镇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以板栗加工出口为主。库容6300万立方米的天龙湖居镇中心,是泰城供水饮水的重要水源地之一。2017 年,黄前镇申请加人泰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现隶属于泰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自加人地质公园以来,在地质公园管理者的指导规划下,开发了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支持了金飞虹等地质公园合作单位为本地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与岗位,截止2018年5月,已帮扶贫困户1291 户、278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