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精读课文《端午节的由来》的第二课时。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1、说教材
(1)教材分析的地位和作用
《端午节的由来》是语文S版六年制小学第八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介绍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章。文章主要介绍了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感人故事。从而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2)重点难点分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采用指导朗读、利用文本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的爱国事迹,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并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习惯,通过比较、感受,把同一句话写具体。
情感态度目标:知道屈原的爱国事迹,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并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3、说教学对象
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如:默读时边读边想,边读边划,边读边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较丰富,但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表达上还有所欠缺,只限于将文中的语言加以运用。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的充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为主,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读、看、想、划、说等方式,逐步深入学习课文。
为了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4、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情感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达到情感升华”。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弄懂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合作交流探讨以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在学习中得到认识和体验,达到情感升华,并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生活中有语文,语文中有生活的体验,将生活与文本拉近距离。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朗读训练中,我将结合文本,指名读,自由读,默读,带读等不同形式地让学生朗读,利用层层递进的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如:“屈原万分悲愤,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了。”这一句,我为了让学生体会“万分悲愤”的情感,指名朗读,评价时,层层递进,由一点悲愤到十分悲愤,再到百分悲愤,千分悲愤,最后到万分悲愤。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所以,本节课我将充分利用课外知识,拓展文本,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真正做到课内课外学语文,用语文。如:教学屈原跳江这个环节中,我将拓展屈原《渔父》这首诗,让学生理解屈原内心的同时,加强课外阅读的欲望。同时,我将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
将课堂充分交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新课改的主题。学生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
(2)合作探究法
小组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5、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没有情感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6、说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情境引入→预学,初研→自学,探研→合学,深研→练学,测研→拓学,提升→深化主题,结束全文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3—5分钟)
结合当地端午节习俗,学生实际引入,让学生谈谈对端午节的认识,并以一首儿歌引入课文。
(2)讲授新课:(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确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①预学,初研。学生自由初读课文,让学生弄明白自己读懂了什么,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并交流
②自学,探研。教师将提出的问题汇总,挑选,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③合学,深研。深入学习,指导朗读,品词品句体会情感。
④练学,测研。语文课堂中的说句写句练习,这个环节,我会贯穿在整个学文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⑤拓学,提升。在这个环节,我会以文本这个载体,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更深的认识屈原。
(3)深化主题,结束全文。(3—5分钟).
7、说教学策略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本科教材内容有一定增减。在教学策略的选用上,我运用了以下策略:
(1)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我将生活中的粽子带入课堂,让学生弄明白粽子是怎么来的,端午节的由来。
(2)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这些策略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让学生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