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之一:梅花大鼓(花鼓戏有名的戏剧)

星座解梦2023-04-01 18:11:17佚名

传统戏剧之一:梅花大鼓(花鼓戏有名的戏剧)

文章目录:

1、传统戏剧之一:梅花大鼓

2、泉州传统戏剧之一:高甲戏

3、湖南传统戏剧之花:湖南湘剧文化

4、仡佬族的传统戏剧都有哪些?

5、徐州的传统戏剧:柳子戏

6、猜你喜欢:

1、传统戏剧之一:梅花大鼓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非常多值得骄傲的艺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艺术失去了继承的人,梅花大鼓是到如今都还保留不错的一项艺术,你知道梅花大鼓吗?了解梅花大鼓的具体表演形式吗?本期民族文化为你解析。

梅花大鼓,脱胎于清代中叶产生于北京的清口大鼓,流行于京津地区。解放前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调。艺人演唱则多见于拆唱节目中,专演此曲种者很少。最早有钟万起、金小山等,稍晚有曹宝禄、王子玉等。自金万昌出,经其加工创新,这一曲种才焕发了新的青春。

从此,它也就分成了北板、南板两个流派;前者守旧,唱腔简单,上下句无何异样儿的区别,平淡无奇,王宪臣、刘荩臣等善唱之;后者则为金万昌所创演的梅花调,唱腔娓娓动听,且有许多出色的创新,深为听众所欣赏,逐渐成为此曲种之正宗。梅花大鼓唱词为七字句和十字句,有慢板、二六板、上板三个基本板式与以这三个板式的名称命名的三个基本唱腔。

清朝道光年间,北城旗人子弟八角鼓票友有位叫“玉瑞”的,他的伯父是世袭的左领。在八角鼓票房内唱这种曲调渐渐得了到大家的认同,于是就管这种曲调叫“清口大鼓”。因他家住在北城鼓楼附近,可能这也是后来称“北板梅花”一词的来源,玉瑞的雅号叫“梅花馆主”,亦称“北板梅花调”。后来渐渐传入前门外南城一带,有位子弟八角鼓票友文玉森,他的头是秃顶外号叫“文秃子”。文玉森的清口大鼓唱得很好听,又增加到由五种乐器伴奏,演唱的段子是《黛玉思亲》、《百鸟朝凤》等几段节目,虽然曲目较少,但在八角鼓演出中这种形式已经很重要了,也标志着北板梅花大鼓已完全形成。

清朝末年“北板梅花调”传到了金万昌和王文瑞等几位先生时,他们在演唱过程中把曲调和板式加以丰富,尤其在伴奏音乐和唱腔音乐方面,经韩永先、苏启元加以推进研究,形成了上三翻、下三翻、鼓套子、过板大过门等,这一阶段随演出随发展,而后又经过了韩永禄、霍连仲、韩德寿(韩德福的长兄,是梅花大鼓过门[马号]的创始者。)等人发展,就形成了就如的梅花大鼓。为了区别原有的“北板梅花调”,也就对立的定名为“南板梅花调”,这时“梅花大鼓”的名称自然也就已成定局了。

几十年来随着时代变化,名家们对梅花大鼓的艺术形式上都各有发挥,形成风格流派异彩分呈的局面,曲调和音乐的发展大多都是一些名弦师的改进而成的,并不是因一个人的努力才能形成流派的。正如王文瑞老先生亲口对我讲的:“当年我把梅花调十几段都整好给万昌了,他是名角,唱红了比我强得多。名利不算啥,只要玩意儿响,比啥都强。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说王老先生也是金派(金万昌)梅花大鼓的创始人之一。

梅花大鼓传到二、三十年代已达高峰,南板梅花调比北板梅花调曲调丰富,过板音乐也花哨热闹。鼓套子、过板音乐的大过门也多,使得南板梅花调比北板梅花调好听得多,后来这种演唱形式愈演愈烈几乎没有更多的人唱“北板梅花调”了,因此北板梅花调也就渐渐失传了。我至今只在十八岁那年听过一次,那是一九五七年在前门小剧场,北京市第一届曲艺汇演中一位叫孙茂芝的盲艺人演唱的《安安送米》。

2、泉州传统戏剧之一: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闽南华侨聚居地。高甲戏一改演幕表戏的习惯,开始进入新剧目与编演现代戏的新时期。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泉州文化吧。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1] ,最初源于明末清实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

3、湖南传统戏剧之花:湖南湘剧文化

湖南有着多种戏曲表演形式,而湘剧也是其中之一,湘剧主要流行于长沙、湘潭等地。湘剧文化也一直是湖南甚至全国人民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众多的湘剧曲目对现代戏影响很大。下面的湖南文化带你走进湖南的湘剧文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湘剧”名称最早见诸民国9年(公元1920年)长沙印行的《湖南戏考》第一集。明代成化年间,长沙是吉王府所在地。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戏曲演出的繁荣。外来的戏曲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与本地区汉族民间艺术、地方语言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这一包括“高”(高腔)、“低”(低牌子)、“昆”(昆曲)、“乱”(乱弹)四大声腔,唱白用中州韵、富有本地特色的剧种。

高腔源于弋阳腔,早在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人徐渭的《南词叙录》已有关于弋阳腔在“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的记载。弋阳腔在传人长沙之后,经“错用乡语”、“只沿土俗”和融合打锣腔等地方音乐,从而在弋阳腔滚唱基础上衍变成湘剧高腔。从《精忠传》等古老的连台本戏以高腔、低牌子合演的情况看,后者的产生年代约与前者同。

昆曲传入长沙时间稍晚,根据“长沙老郎庙班牌”,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和六年,既唱高腔、也唱昆曲的长沙福秀班和老仁和班先后成立。作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二十八年间的江宾谷所作的《潇湘听雨录》卷三,曾记载湖南布政使杨廷璋陛见时,官场公饯,曾演出昆曲《三多》。这一时期当是昆曲传入长沙的时间。高、昆同台演出,直接影响到高腔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使之从偏重大锣大鼓的武戏,变为也唱小锣小鼓的文戏。当年老仁和班小生喜保和杜三演唱的《赶斋泼粥》、《打猎回书》等高腔戏,也曾经吸收了昆曲表演中许多优美、细腻的做工和舞蹈,在当时也曾名噪一时。至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昆曲逐渐衰落,并退出湘剧舞台。光绪三十一年,长沙人叶德辉在《和桧门观剧诗》中有“昆山近又无人会,那解寻源白石翁”句,说明当时昆曲在湘剧中的处境。

乱弹又叫做“南北路”。其来路尚无定论,但湘剧在吸收了徽班中的《大长生乐》、《偷鸡》等一类剧目,并将其曲调称为“安庆调”,其他属于安庆“花部”的《水淹七军》、《龙虎斗》、《路遥知马力》、《王祥吊孝》、《李大打更》、《困曹府》等,也都是湘剧经常演出的剧目。

徽班源于秦腔的《如意钩》、《锁云囊》,后来也传到湘剧班。此外,湘剧还从汉剧中吸收了《酒毒杨勇》等剧目,可见湘剧的早期发源与徽剧、汉剧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南北路声腔的传入,在湘剧舞台上开始出现了高、乱合演的剧目,如《金丸记》中《盘盒》一折唱高腔,《拷寇》一折唱乱弹腔。由于高、乱同台,得以互相借鉴,并且相互促进:高腔吸收了乱弹所长的做工和武打;乱弹则受高腔滚唱的影响,发展了长段流水,如《斩李广》中连唱四十八个“再不能”,《程济赶车》中连唱二十四个“可怜主”等,使湘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又前进一步。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京剧流入长沙。四年后,又有十八个京剧艺人在长沙参加湘剧班并同台演出,湘剧艺人又向京剧学习难度较大的武功,在演唱中吸收了京剧的一些花腔。

综上,湘剧发源于明代,至清朝中叶已逐渐形成为多声腔的剧种,又历经变化而形成以高腔和乱弹为主要声腔。其班社在康熙年间大多以唱高腔为主,或高、昆兼唱,如福秀班、老仁和班。乾隆年间班社逐步增多,如以唱昆曲为主的大普庆班,浏阳、醴陵一带则出现由九人组成的“案堂班”(见乾隆《醴陵县志》“风俗”条)。当时。长沙、湘潭已经修建老郎庙,并于乾隆末年设九麟科班。道光年间成立以乱弹为主的仁和班。同治、光绪年间,班社蓬勃兴起,至宣统元年(1909),长沙城内有仁和、庆华、春台、仁寿、同春等五班,湘潭有永和、庆和等班,浏阳有清胜班,宁乡、益阳有大观班和福林班,至建国前夕,湖南全省湘剧班社达二十一个,艺人一千二百多人。自道光年间起,至建国前夕,所建立的科班达二十八个,开科六十多期,分布于长沙、湘潭、浏阳、醴陵、茶陵等地。其中以道光后期起科的五云科班开科最长,经历数十年,培养艺人四百多名。其后较有影响的有三元、华兴等科班。1920年后设立的福禄、九如、福喜等坤班,是专门培养女艺人的组织,开科长达十余年。

湘剧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有剧目千余个,内容丰富:有来自北杂剧的剧目,如《单刀会》、《诛雄虎》、《回回指路》等;有来自早期弋阳腔的剧目,如《目连传》等;有来自弋阳腔和青阳腔的剧目,如《琵琶记》、《白兔记》、《金印记》等;还有大量《三国》、《水浒》、《杨家将》及“三十六按院”的一大批南北路剧目。经演出实践的消长更迭,现有传统剧目六百八十二个,其中弹腔剧目有五百个以上,高腔剧目近一百个,低牌子剧目保存在连台大本戏中的有二百多折,但独立单出的则为数不多,昆腔及杂曲小调剧目亦少。

4、仡佬族的传统戏剧都有哪些?

仡佬族历史悠久,但是仡佬族是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正式命名的。由于各种原因,仡佬族人数锐减,加上仡佬族是杂居民族,所以仡佬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使得仡佬族的文化有所改变,仡佬族的传统戏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仡佬族的传统戏剧丰富了仡佬族人民的生活,那么仡佬族的传统戏剧都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仡佬族傩戏

傩戏在仡佬族各县相当普遍,以涪洋、大坪、镇南、青坪、镇江、石潮、蕉坝等乡最为突出。演出内容包括表现生产劳动、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范畴,并移植、改编其他剧种剧目。表演分脸子戏(戴木雕脸壳)和粉子戏(戏剧化装)或者兼有。

演出时有帮腔和锣鼓等打击乐器,有的也加入唢呐、胡琴伴奏。必要时还放鞭炮,以烟雾烘托气氛。每“泼”傩戏有一法师(掌坛师),其余人为门徒和配角,少则5—7人,多则十几人不等。主要道具有戏装、脸子、兵器、供案等。

演出时间,一般半堂为7天,全堂为半月,也曾有多到1月或更长时间的。傩戏演出不择场地,室内室外皆可。多为白天念经,晚上唱戏。如单独以念经做法事为内容的活动,谓之为“杠神”,时间1—2天。傩戏的传统剧目,主要有《龙三女》《罗通扫北》《赵氏孤儿》等。

仡佬族高台戏

高台戏以搭简易高台演出而得名。演员身着戏装,化装上台。有的用丝竹打击乐器伴奏,有的无伴奏。内容有文戏武戏,又分正戏与小戏(小调)。正戏剧目较多,包括朝代戏、贺戏、花戏、扫台、打加官、孝戏等。主要剧目有《秦香莲》《双连帕》等。青坪、泥高、镇江、喻家等乡都有自己的戏班,每“泼”在15人以内。

仡佬族板凳戏

板凳戏,别名辅陈戏。是一种不用戏台,不化装,也不戴脸壳,只需围桌而坐便能开唱的民间娱乐形式。分角色演唱,配以帮腔,但无动作表演。演唱时不加入伴奏,唱一折(段)吹打一折(段),有时一句结束也加入吹打。剧目与高台戏大体相同,只是唱腔各异。有文戏武戏之分,但武戏亦文唱。

仡佬族傩戏、板凳戏、高台戏是仡佬族传统戏剧,都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最初的节日祭祀演变成现在主要用来表演节目。仡佬族的传统戏剧不仅是丰富了人们日常枯躁的生活,还使得一种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其为仡佬族文化、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都增添了不少色彩。

您可能也喜欢:

哈萨克族马背上的文化传承

表现力丰富的冬不拉艺术

具有历史悠久的哈尼梯田文化

世界风采的艺术:哈尼族铓鼓舞

5、徐州的传统戏剧:柳子戏

我国是戏曲之乡,可是现在喜欢听戏唱戏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宁可玩游戏也不愿意碰戏曲有关的东西,不过打不得老人还是很喜欢听戏的。应多开设一些戏曲课程培养下一代孩子的戏曲文化知识,让戏曲文化得以传承。那么,徐州文化的柳子戏有什么特点呢?

柳子戏是流行于以山东济宁、菏泽、泰安、江苏徐州为中心鲁苏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弦子戏,黄河以北有“糠窝窝”、“百调子”、“吹腔”之称呼,是中国汉族戏曲古老声腔之一。中国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的“

6、猜你喜欢:

本文标签: 戏剧  花鼓戏  梅花大鼓  传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