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考研英语翻译?

生活常识2022-04-16 03:52:52未知

如何做好考研英语翻译?

  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英译汉为必考题型,且难度在逐年加大。对于长期为四、六级备考而缺乏英译汉训练的学生来说,不少考生对其怀有一定的恐惧心理。作者结合研究生英语考试大纲要求的标准和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翻译真题及常考题型进行分析和总结。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译汉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结构复杂的英语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在20分钟左右时间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忠实、通顺。本文从近几年考题中及一些模拟考题中选取典型例子,浅谈如何做好英译汉。

  一、 翻译的标准
  

  研究生英语考试大纲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准确、完整即要忠实于原文。可见准确地理解原文是翻译好一篇文章的关键。所谓通顺,这条原则指的是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后,译文要流畅、明了、易懂。具体到英译汉来说,就是将英语翻译成汉语后,语言必须符合汉语的习惯和规范,用词要准确,文字不晦涩、不生硬、不洋化,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
  
  二、 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
  
  (一)形合和意合
  

  汉语重语义结构,英语重句法结构。汉语的主语不太容易识别,但这并不影响人们理解全句的含义,但英语句子中的主语十分重要,主谓关系必须明确。英语句子建构在形式(或主谓)主轴上, 汉语句子建构在意念主轴上。正因为如此,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 而英语的句法特征是形合。英语句子以形连表意连,表关系的关联词语如关系代词、关系副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种逻辑关系等都十分明朗。而汉语句子间的关系隐含其中。不同的语言中句子内部或外部连接几乎都使用句法、词汇、词义这三种手段。用前两种手段连接称为形合,用后一种手段连接称为意合。例如:
  
  (1)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computers within-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2001:72 注:“2001”表示2001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英语试卷,“72”表示试题的题号。下同)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该句可译为:
  
  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2) Furthermore, humans have the ability to modify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live, thus subjecting all other life forms to their own peculiar ideas and fancies.(2003:61)
  
  很明显,在这个句子中,两个标志性的词语――furthermore 和thus 使整个句子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Furthermore 表示递进关系,thus 引导的分词短语表示modify the environment 改变环境这一行为的结果状语。In 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用来修饰environment。 分析完全句的逻辑关系及语法结构,可将该句译为:
  
  而且,人类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使所有其他形态的生命符合人类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想象。
  
  笔者认为,根据汉语意合之特点,句中的“从而”可以不必译出,这样更符合汉语中逻辑关系隐含的特征。
  
  (二)英语多繁杂,汉语多简短
  
  正是因为英语是通过一整套完整的系统的语法结构组合在一起的,那么一个英语句子只要结构完整,作者通过增加限制成分、修饰语以及补充成分可以使得一个句子变得非常的长。而正是因为汉语是强调意义上的完整,那么一个汉语句子就可以简短而意义深刻,言简而意赅。正因为如此,汉语句子被比喻成一窝竹子,英语句子被比喻成一棵大树,有主干(主句)、分支(从句)与细枝(短语)。那么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就要一定要将繁杂的英语句子翻译成简短的汉语,就要破句重组,化英语长句为汉语的短句,不可拘泥于原文的层次结构。例如:
  
  (3)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1999: 72)
  
  首先,这句话的主干,即主句为: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不难发现, 这句话中没有分支,即从句。但细枝末叶(短语)繁多,而且也正是本句翻译的难点所在。如less through; more through;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internal quarrels among....如果我们不打破原文的形式与层次,不将原文的长句根据汉语的习惯拆成短句,那么将很难达到翻译所要求的标准。该句可拆分并翻译为:
  
  人们对历史方法研究的兴趣,首先来自于历史学家内部的分歧,其次来自于外界对于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分支的有效性的置疑。
  
  (三)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相对而言,英语中的被动句比汉语多。英语被动句在译成汉语时,很多情况下都可译成主动句,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有一些可继续保持被动语态。如下面的被动句译成主动句就更通顺。
  
  (4)During this transfer, traditional historical methods were augmented by additional methodologies designed to interpret the new forms of evidence in the historical study. (1999:73)
  
  试比较被动变主动及保持被动语态的翻译: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被增加了附加的方法论,这些附加的方法论是用来解释历史研究中的新的证据形式的。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中增加了新的(研究)方法,这些新方法是用来解释历史研究中一些新的证据的。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后者更通顺,更符合汉语的习惯。
  
  (四) 抽象与具体
  

  由于翻译文章的选材一般来说都是有关科学研究、科技新发展及其应用等方面的议论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方面来讲,英译汉试题的文章都具有科技英语的特点。比如抽象词的频繁使用。在翻译的过程中,将抽象名词具体化,可使得译文更流畅,更自然。
  
  (5)But even more important,it was the farthest that scientists had been able to look into the past, for what they were seeing were the patterns and structures that existed 15 billion years ago. (1998: 71)
  
  句中抽象名词the past 若仅翻译成“过去”,整句显得别扭。若将此抽象名词具体化,试比较:
  
  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是科学家们所能观测到的最遥远的过去的景象,因为他们看到的是150亿年前宇宙云的形状和结构。
  
  因此,抽象名词具体化后译文摆脱了源语言的影子,符合译文所要求的标准之一:不生硬、不洋化。
  
  三、最常见结构――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
  

  据统计:考研题目中定语从句出现的频率最高,多达53%左右,仅以2005年真题为例,5题中有3道包含了定语从句。所以,掌握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至关重要。
  
  方法一:将定语从句翻译成汉语词组。例如:
  
  (6)Television is one of the means by which these feelings are created and conveyed――and perhaps never before has it served so much to connect different peoples and nations as is the recent events in Europe. (2005:46)
  
  就整句话而言,其中包含了诸多句法现象及考点,如定语从句、倒装句、比较句及词义的选择等。但其中的考点之一,定语从句可翻译成一个动宾词组(被动变主动)来修饰中心词。该句可译为:
  
  电视是创造和传播这些感觉的媒介之一――在加强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联系方面电视也许还从来没有像在最近的欧洲事件中起过如此大的作用。
  
  方法二:将定语从句译成并列句。比如:
  
  (7)His function is analogous to that of a judge, who must accept the obligation of revealing in as obvious a manner as possible the course of reasoning which led him to his decision. (2006:47)
  
  此句中包含两个定语从句,以who 引导的定语从句中又包含了一个以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显然,第一个定语从句太长,如果将它置于中心词judge之前,句子只会显得臃肿累赘。较好的方法是将其另起一句,译成并列句。而第二个定语从句则可依照传统的方法,将其置于中心词之前。整句可译为:
  
  他好比一名法官,必须接受一种义务,那就是尽可能以浅显的方式说明导致他做出最后决定的推理过程。
  
  方法三:将定语从句译为状语从句。
  

  英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时会隐藏在定语从句中。虽然作者在历年真题中未发现相应例证,但考生应具备相关知识。例如:
  
  (8)These actions, which have aroused universal and unreserved disapproval, must nevertheless give us a pause.
  
  不难分析,其中的定语从句与主句构成了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将它处理成一个原因状语从句。该句可译为:
  
  由于这些行动引起了广泛的、毫无保留的反对,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叫声暂停。
  
  四、 结束语
  
  翻译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出现在阅读理解的part C 部分,这本身就说明其关键在于理解。正确地理解是做好翻译的基础。在动手翻译之前,用最短的时间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确定翻译的语言环境。然后针对每个句子,仔细分析其句法结构,找出主干(主句)、分支(从句)、细枝(短语)、末叶(重点词汇)。并屡清其逻辑关系。在翻译词语时,不能将其词典意义死搬硬套地机械翻译,而要结合上下文对词义进行推敲、引申或转换。最后,根据对原文的理解,按照汉语的习惯和规律,不受原文形式的束缚,进行遣词造句。广大考生应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做大量的翻译练习来提高汉语书面表达能力和翻译水平。

本文标签: 从句  定语  考研英语  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