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的每片翅膀前缘的上方都有一块漂亮的角质加厚部分,生物学上叫翅痣或翼眼,这是蜻蜓用来克服飞行时产生"颤振"的装置,它起着飞行平稳的作用。
自从1903年人类发明了飞机以来,科学家在研究不断提高飞机速度时,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飞机飞行时,两个机翼会发生有害的振动,这种有害的“颤振”往往会造成翼折人亡的事故。为了消除飞机飞行中的“颤振”现象,科学家找到了抗颤振本领高超的老师———蜻蜓。
蜻蜓凭借强大的胸肌,扑动两对强硬的翅膀在空中疾飞,一会儿飞快上升,一会儿急速俯冲,飞行速度可达每秒钟18~20米,翅膀每秒钟扑动30~40次。蜻蜓的翅膀为什么能在这么急速飞行中承受频繁的振动而不折断呢?生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秘密就在蜻蜓的翅膀上。在蜻蜓每对翅膀前缘的上方都有一块颜色较深的角质加厚区,也叫色素斑。它像一颗小痣,称翼眼或“翅痣”。如果把它们切除而不损坏翅膀的其它部分,蜻蜓虽然仍能在空中飞翔,但是却像喝醉了酒似地晃来晃去,不能维持正常的扑动。原来,正是“翅痣”的角质组织使蜻蜓飞行的翅膀消除了“颤振”现象。
飞机设计师模拟蜻蜓的“翅痣”,在现代飞机机翼的末端前缘装置了类似的一块“加厚区”或配重,用以消除颤振现象。从此,飞机高速飞行时也像蜻蜓一样平稳灵活,避免了由于“颤振”而产生的飞行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