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养殖成败影响因素(养殖的劣势)

三农助农2022-06-18 16:05:20佚名

特种养殖成败影响因素(养殖的劣势)

特种养殖

1、人民生活小平提高,吃穿考究起来。吃腻了大鱼大肉,于是便产生了猎奇尝鲜的要求,由此推动了特种养殖业的发展。

2、闲散资金投放到养殖业中报酬很高,并解决了不少城市下岗人员和农村闲杂人员的就业问题。

3、媒体的宣传报道和1些虚假广告,加上人们发财致富的迫切心理,导致对特种养殖趋之若鹜。

4、随着近年来畜牧业的长足发展,少数领导又把目光转向新奇,高起点的特种养殖。大量的资金投入,其可能是1任之功,多任包袱。

特种养殖

正确对特种养殖业

1、摆正特种养殖业的位置。我国农村实行改革以来,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种养殖业作为畜牧业大家庭中的1员。但是不能把它作为主业,成为重头戏,不可盲目宣传,切忌1洪而上。

2、摸清行情,稳步发展,切忌头脑发热。任何东西,炒来炒去,云里雾里,在没有端上百姓餐桌、穿在人们身上之前,都不是最终商品,也就谈不上价值多少,引进1只驼鸟需2万美元左右,饲养1公2母的最小驼鸟场,仅设备投资就需要万元,占地1亩。我国已花耗巨资引进种驼鸟,但出口创汇屈指可数。现在仍然有人大谈驼鸟浑身是宝,驼鸟营养价值高,驼鸟蛋画上画作为艺术品出售值多少美元。实际上驼鸟养殖投入大,饲养周期长,多见炒种,作为商品销售却很少。

3、市场行情变化莫测,特种养殖更是如此,驼鸟、狐狸的销售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另外我国加工技术跟不上,多半鲜活出口,赚得少量利润,然后再购进外国成品。例如我国每年需百万张狐狸皮,但半数是进口。有人为了指销狐狸,就说中国市场潜力巨大,10人拥有1条狐狸皮围领,中国就需养15亿只狐狸。照此估算中国岂不成了狐狸王国了。

4、选项要准,市场要摸清,不能只看眼前,要有中长期打算,更应考虑中国国情。对于特种养殖。我国有过许多惨痛的教训。如黑蚂蚁、白玉蜗牛(福寿螺)等。广告宣称白玉蜗牛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在国外和沿海地区供不应求。实际白玉蜗牛无市场,口感也不好。有的被弃之荒郊野外,因白玉蜗年繁育特快,吃植物的叶、茎,已造成危害。

5、规模要适度。因特种养殖投资大,市场需求量小,不少是短期行为,应采取滚动发展。无论是驼鸟、狐狸,还是梅花鹿、肉鸽的养殖,都不能1洪而上,把非正常的“炒种”价值当作商品价值,把1时的短缺作为永远的匮乏。不能只看眼前,把种价作为商品价。

6、任何商品都有是物以稀为贵,“炒种”只是短期行为,1旦上规模,供需比例发生变化,价格也就发生变化。例如乌鸡、野鸭目前已与草鸡、家鸭价格相差无几,由于环境条件、饲料变化、饲养周期缩短、脂肪堆积等诸多原因,使得自然风味保留甚少,甚至到尝1次足也。由于特种养殖户饲养水平较低,缺乏防疫知识,另外由于引种较贵,大部分是近辛杂交,造成退化,特种养殖带来的回报大多不尽人意。

特种养殖

对特种养殖的几种建议

1、对特种养殖要有清醒的认识。业务部门应发布准确的信息,正确引导。市场要找准,要做好市场调研,不能先上马,后找市场。价格定位要准确,要有市场风险意识。不能含糊不清,不能凭空在甲地说乙地某个品种供不应求,在乙地说甲地某个品种脱销。

2、规模要适度,要量力而行。对于特种养殖,供大于求不行,数量少了,没有规模也不行,但不可贪大求洋,盲目选项,应摸清市场需求,搞好预测,不能你养我也养,大家都来养,这样丧失了特殊养殖的意义,势力造成供大于求,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3、大部分人对特种动物的饲养技术了解较少。因此要虚心学习技术,不能为了早出栏,1味追求缩短饲养周期,缺乏应有的自然环境,导致动物肉食品风味的丧失和皮毛质量的下降,同时也要重视动物疫病的防治和作种动物的选育。

发展特种养殖,需要有关部门牵头,走贸工家1体化的路,有养殖,也有加工,使产品增值,形成拳头打出去,这样才能使特种养殖健康有序的发展。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本文标签: 成败  特种  因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