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 记者 赵友平】台湾“中央社”9日消息称,台积电才刚完成美国亚利桑那新厂的迁机仪式,日本东京电视台披露,台积电不排除在日本兴建第2座工厂的可能性。台积电针对此事回应称,“不排除但目前没有具体计划”。中时新闻网称,这是台积电罕见松口不排除在日本兴建第2座工厂。
资料图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积电欧亚业务、研究发展/技术研究资深副总经理侯永清接受东京电视台采访时说,台积电不排除在熊本正在兴建的工厂之外,在日本兴建另一座新的工厂。他称 ,台积电希望先了解熊本厂的表现,再决定是否可能兴建另一座工厂。
报道称,对于在日本兴建第2座厂一事,台积电回应称,不排除但目前没有具体计划。
报道提及,台积电在日本采取合资模式,与日本索尼及电装株式会社(DENSO)的合资公司JASM在熊本建厂,预计2024年底前以28纳米、22纳米、16纳米及12纳米制程生产,月产能5.5万片。
而就在当地时间6日下午,台积电举行美国亚利桑那新厂的迁机仪式,美国总统拜登出现在活动仪式上。拜登在讲话中称,台积电将帮助美国赢得21世纪的经济竞争。在台湾岛内,对“台积电变成美积电”的担忧与愤懑则进一步加深。
仪式之前,台积电宣布将原本计划的120亿美元投资额提高至400亿美元,在凤凰城建造两座工厂,计划分别于2024年和2026年投产生产4纳米和3纳米芯片。路透社6日报道称,这是台积电在台湾以外的最大投资,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境外直接投资之一。
对于台媒报道台积电松口不排除在日本兴建第2座工厂,有岛内网友问:“为啥要反中舔美舔日!?”↓
网友评论
也有网友讽刺道:民进党的神主牌(灵位牌),是“掏空台湾保美日”。↓
网友评论
延伸阅读:
孙兴杰:拜登画了个大饼,台积电投资美国能吃到多少?
资料图
直新闻:美国总统拜登高调参加了台积电在美国新工厂的典礼,并且宣布制造业回归美国,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对拜登总统来说,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投资是一个符号,是他上任之后不断推动产业补贴政策的一个成果,比如说《通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等,这些法案促成了台积电的投资。但事实并非如此,台积电到美国投资也不是拜登政府法案的结果,至少从时间线上看是没有因果联系的,至于说,台积电在美国投资是不是代表制造业回归美国,也是拜登个人的意愿。从拜登高规格参加台积电的典礼我们能够看到这么几个现象:
第一,制造业回归或者说加强对战略科技的介入已经成为美国两党的共识,台积电投资美国跨越了特朗普和拜登,拜登也将这一项目作为自己的政绩,并不在乎这其实是特朗普“美国优先”口号的一部分。
第二,美国政府已经将战略科技产业作为安全战略的重心,除了通过一系列法案之外,还改变了以往的经济政策的理念基础,以强势姿态扶持或者改变企业的决策。与拜登一起出席活动的还有一众美国科技巨头,至少在形式上形成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事实上,美国创新和产业的发展并不是纯粹依靠市场推动,政府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冷战期间,美国政府在关乎美国国家安全的领域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从而推动了技术创新和新产业的出现。现在美国政府将半导体产业视同为阿波罗登月计划,因此,这是美国将半导体产业战略化和安全化的表现,不仅是两党的共识,也可能是政企共识,相关的企业当然会获得数额不菲的补贴和扶持。
第三,台积电投资美国并不全是市场行为,也涉及到产业从台湾向美国的转移,半导体产业在空间中的重新分配。对台湾地区来说,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代表着产业转移,相关的人才和配套也要到美国,现在岛内有些人担心台湾产业被掏空,也不是杞人忧天。台积电在半导体产业领域具有优势地位,大规模转移无疑是消耗台湾的产业实力,对东亚地区的产业链也会形成不小的冲击。除此之外,半导体产业最终还是要回到商业逻辑上来,在美国投资也要权衡利弊,尤其是看美国有没有相关的配套设施以承接台积电,并且能够降低台积电的成本,现在来看,美国还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制造业相关的配套设施、人力和人才培养也跟不上,至于说拜登政府画的补贴大饼,台积电能吃到多少还是个问题。
资料图
直新闻:有媒体报道说,“苹果公司加快将部分产能搬离中国”,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的确最近一些消息也传出,苹果公司在调整其全球化的布局,越南、印度越来越受到苹果公司的重视,尤其是最新机型的组装和生产不仅在中国,还分配到了印度,由此带来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苹果公司是不是将生产组装基地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和印度去了。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看到苹果公司是一个全球化的企业,它也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苹果的动向就非常受人关注。苹果的市值、体量以及在产业体系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战略层面,一个是商业层面。
从战略层面来说,苹果公司的调整会带来相关产业全球布局的变化,背后则是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在全球经济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的时代,苹果的确具有强烈的战略含义。正因如此,苹果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过度解读。特朗普政府时期就要求苹果公司回归美国,苹果也计划将一部分生产转移到美国,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在美国政府的关税战以及疫情初期的混乱之下,美国唯一的苹果工厂也关门了。这其中我们能够看到全球化的苹果公司跟追求“美国优先”的美国政府的战略未必是契合的。
战略的另一个含义在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来自先进生产力,中国是苹果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尤其郑州是全球最重要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当然,也依靠富士康的苹果手机的组装生产,郑州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动能。代工工厂是苹果生产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仅能够吸纳就业,而且能够形成新的产业生态,从这个角度来说,代工已经成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竞相争取富士康投资,自然也就具有战略含义。
从商业层面来说,苹果公司作为一家企业,其产品需要市场,中国人口规模大,中产阶级还在增长,是苹果最重要的市场,这是苹果不可能与中国进行“脱钩”的重要纽带。另外,从生产来看,富士康作为苹果主要的代工厂商,其实复杂生产体系的组织者,要生产苹果手机不仅需要土地和劳动力,更需要相关的配套企业、零部件供应商,也就是说,苹果手机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之所以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努力,更是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协同演化的结果。对于“苹果离开中国”这样的消息,我们当然要关注,努力营造和维持中国在全球生产体系枢纽角色,同时也要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地位,通过自我提升,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机会。